【史話悠遊說】漫畫非亂畫 蘊含深刻社會內涵
過去30年互聯網急速發展,以往年輕人手執漫畫書的習慣也漸漸消失,改為手上的移動裝置或個人電腦細味各式各樣的漫畫。漫畫,過去百多年是全地各地文化的一種重要藝術展現的手法,也是世界各地不同地方的人,作為文化交流的溝通橋樑。
以往曾經有文化界人士討論過,中國到底何時出現漫畫呢?有部分學者認為,漫畫在中國其實是「古已有之」,只是表達手法和形式和現今漫畫不一樣。在古代中國,無論是雕刻在磚石上的石刻畫像,還是繪製在木板、陶瓷、石窟和墓穴牆壁上的壁畫,都以其誇張的形象、深刻的寓意,展現出古代中國人的幽默與智慧。包括漢代的《夏桀》石刻,五代十國時期石恪的《玉皇朝會圖》,甚至契丹人高益《鍾馗擊厲鬼圖》等作品,這些作品無不以其獨特的藝術手法,反映出當時社會的風貌。它們雖未被稱為「漫畫」,但其形式與內涵,卻與現代漫畫有着異曲同工之妙。
漫畫成人民心聲「擴音器」
中國正式出現漫畫這一形式是在清代,那時漫畫是外來文化的產物。中國漫畫在清末濫觴,民國時期逐漸成熟,伴隨中國由封建社會邁向現代社會,經歷了各時期的鬥爭、衝突和變革。在這一過程中,中國漫畫以其緊扣現實的諷刺和批判觀點,成為反映社會現實、表達人民心聲的重要工具。
例如,1904年上海的《警鐘日報》以「時事漫畫」的欄目刊出漫畫,成為清末民初最為經典的例子個案。在往後的日子中,無論是爭取民族解放、自由與和平的渴望,還是對時弊的揭露與批判,中國漫畫都以其獨特的藝術形式和深刻的社會內涵,贏得了廣大民眾的喜愛與認可。
「漫畫」說法源於豐子愷
至於漫畫這個稱呼,就是豐子愷於1925年在《文學周報》發表作品時,在的畫下方註明「漫畫」二字,而在1928年《上海漫畫》周刊正式出版,「漫畫」這一名稱便在社會上普及沿用。而漫畫之所以風行全國,是因為通過簡單易懂的表現手法,可以將作者的思想深入淺出地呈現出來,尤其是針對文化水平不高甚至當時普通未受過正規教育的百姓而言,漫畫所起到的文化傳播、教化、宣傳等作用更是難以想像。
中國古代繪畫是否與現代漫畫一脈相承暫時難以考證,不過,漫畫這種文化產物在清末民初於中國出現並茁壯成長,切實地成為了現代中國文化重要的載體之一。
由於漫畫創作與當時相當興旺的報界相輔相成,信息資訊傳播範圍之廣、影響力之大,是當時文化界人士意想不到的。二十世紀港漫的興盛,再到之後內地漫畫期刊如《知音漫畫》、《漫畫party》的爆火,較上世紀漫畫而言其作用更偏向於商業、娛樂,但仍充分體現了漫畫是極具潛力、貼近民眾品味的表現形式。
即便是在短視頻橫行、紙質讀物式微的今天,依舊還有漫畫的創作者、讀者在共同努力,相信經過時代浪潮的洗禮,漫畫終究會重煥光彩,繼續以或幽默或催淚的獨特口脗,講述時代的故事。
●羅展恒(資深文化工作者,清華大學歷史學碩士,從事歷史、文化教育工作多年,曾主理歷史文化社交專頁及出版多本文化教育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