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擺正軌 招納真人才
聞正聲 時事評論員
近日有一群自稱本地學生家長在網上發起聯署,指輸入人才計劃存在「漏洞」,有部分並非真正有意來港定居和發展的人士,試圖透過人才計劃,讓自己帶同子女取得香港居留權,再讓子女以「本地學生」身份參加香港中學文憑試(DSE),受公帑資助入讀本地大學,因此要求特區政府修訂「本地學生」定義,保障本地學生的升學機會。與此同時,有部分「高才通」參加者認為,貿然修訂「本地學生」定義,等同抹煞高才對香港經濟發展的貢獻,並計劃到立法會申訴,維護自身權益。
筆者認為,不同持份者都要冷靜作理性分析,避免將討論演變成社會矛盾。
香港要保持「搶人才」的競爭力
特區政府約兩年前推出「高才通」計劃。統計數據顯示,2022年12月28日至2024年9月30日,各項人才人境計劃共接獲逾38萬宗申請,近24萬宗個案獲批。2023年起至今年9月底,19.6萬人才來港,當中15.8萬人已在港長期就業。惟這仍然未足以填補香港的人力缺口,特區政府必須繼續吸納優質人才來港工作和定居,方能令香港維持發展的動力。
然而,特區政府「搶人才」之餘也要「留人才」,持續優化各項服務人才措施,將香港打造成國際高端人才集聚高地。
確保本地學生升學不受影響
高端人才決定到異地發展,其中一個首要考慮,往往是子女的教育問題。現時香港容許持九類證件的人士,以「本地學生」身份參加DSE,並可申請入讀獲公帑資助的大學學位,當中包括來港人才未滿18歲子女所持的「受養人簽證」或「進入許可證」。事實上,這種為人才子女提供的本地生資格安排,基本上是一種吸引和挽留人才的「國際標準」,澳洲、加拿大、美國等國家都有類似安排。
對於本地學生家長的憂慮,來港人才的子女到底對香港學生入讀本地大學的影響有多大呢?首先,來港人才的子女最終不一定會選擇入讀香港的大學。就本地大學的實際入學情況而言,有本地報章日前引述本港某受資助大學負責收生的教職員稱,自從新人才計劃推出後,持相關簽證並符合「本地學生」資格的報讀人數確有增加,但由於近年本港學齡人口下降、資助學額又維持不變,暫未有數據反映政策影響到本地生入學。該名教職員又表明,若對「本地學生」資格施加居港年期的要求,或會影響頂尖人才來港的意願。
綜上所述,部分香港家長之所以出現「擔心高才子女影響本港學生升學」的憂慮,很大原因可能與近期網上出現不良中介有關。據報,有「黑中介」利用本港各項人才計劃政策的配套,指示申請人安排子女取得「受養人簽證」,有關的受養人隨後卻不來港,反而在內地補習學校修讀DSE課程,藉以升讀本港的資助大學。
教育局副局長施俊輝日前在立法會表明留意到上述情況,承諾會考慮重新檢視專上院校在錄取學生時所採用的「本地學生」定義。筆者建議,特區政府須加強與內地相關部門協作,加強打擊那些教唆詐騙特區政府的「黑中介」,特區政府負責審批人才計劃的部門,也要加強檢視各申請人的實際來港情況,防止各項人才計劃遭人濫用。
人才是社會和經濟發展的根本,特區政府積極「搶人才」,是要大力發展經濟,改善市民生活。相信絕大部分香港市民都能理解廣納人才對香港經濟和社會發展的重要性,而絕大部分香港家長都不會排斥來港人才的子女在港學習。既然問題出自疑似有人鑽法律空子,大家更應向相關部門反映,以及不要被別有用心的人利用,將問題炒作成傷害兩地居民感情的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