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觀察/競選白熱化昭示美國社會撕裂加劇\蘇 虹

  2024年美國大選進入最後衝刺階段,多州開啟提前投票。民主黨候選人、副總統卡瑪拉·哈里斯和共和黨候選人、前總統唐納德·特朗普目前的民調結果不分上下,《紐約時報》和錫耶納學院在大選前聯合進行的最後一項全國民意調查表明,兩人普選支持率不相上下,均為48%。透過總統競選白熱化的表象,撲朔迷離的大選正昭示美國社會撕裂加劇。

  11月5日是美國大選投票日,但美國多州允許選民提前投票。美國佛羅里達大學選舉實驗室的數據顯示,截至美東時間25日早間11時,全美已有超過3300萬名選民就總統大選進行了提前投票。選舉實驗室發布的統計數據顯示,截至美東時間25日早間11時,登記的親自投票票數中,共和黨選民比民主黨選民多出約41.8萬張,而登記的郵寄選票數中,民主黨比共和黨多出140萬張。

  《紐約時報》和錫耶納學院在大選前聯合進行的最後一項全國民意調查發現,哈里斯和特朗普的普選支持率不相上下,均為48%。與此同時,《華爾街日報》23日公布的一項民調結果發現,特朗普的支持率領先於哈里斯,二人的支持率分別為47%和45%。民調結果表明,哈里斯與特朗普的競選已呈白熱化趨勢。

  國會山莊騷亂可能重演

  最近流出的哈里斯與「吹牛老爹」往事顯然對其不利。哈里斯此前已被曝情史混亂、「小三上位」,在離最後投票只有十多天的競選關鍵時刻,哈里斯扯上堪稱蘿莉島2.0的「吹牛老爹」事件,只可能減分。

  與哈里斯目前的境遇相反,埃隆·馬斯克在大選最後幾周又拿出了5600萬美元幫助特朗普,目前馬斯克資助特朗普總統競選已至少花了1.32億美元。問題在於,馬斯克對特朗普支持的不僅是美元,還有他的影響力。

  在競選的關鍵時刻,現任總統拜登「果斷」出手了。10月22日,拜登在新罕布什爾州的一處競選辦公室對民眾發表講話,呼籲將前總統、共和黨總統候選人特朗普「關起來」。或許感覺到自己如此直白的不妥,拜登隨後補充說,他指的是「在政治上把他關起來」。

  三次暗殺特朗普未遂、在7個戰場州舉行的數十場集會以及數億美元的廣告投入,讓「美國經歷了政治史上最動盪的3個月」(《紐約時報》25日評論)。天知道接下來的十天時間裏,美國還會發生什麼事?或許情況會比馬克·吐溫《競選州長》裏的情節要更加離奇。

  為了贏得這次大選,哈里斯與特朗普可謂大招頻出。

  據媒體報道,為贏得更多處於下層選民的支持,哈里斯喊出將「零元購」上限從950美元提高到1500美元的新主張。前幾年美國社會階層動盪,「零元購」950美元的標準是重要原因,因為美國部分州份的法律規定,搶劫不超過950美元可以不被遭到逮捕,這實際上間接助長了「零元購」的囂張氣焰。

  不僅如此,哈里斯還提出了包括性別切換自由、給予LGBT群體參與大型賽事活動的自由、州移民政策以聯邦政府負責、限制石化產業等一系列新主張。

  特朗普當然也不甘示弱。特朗普在2024競選綱領中提出20項承諾,許多社會議題與共和黨的傳統表述並不相同,比如墮胎政策。這份名為「美國優先:回歸常識」的綱領草案,沿續了特朗普一貫的貿易保護政策。當地時間10月15日,特朗普在芝加哥經濟俱樂部的演講中表示,如果他再次當選,將對包括歐洲和墨西哥在內的進口汽車徵收高額關稅,強化美國的貿易保護政策。他表示,「如果我成為總統,我將對來自墨西哥的汽車徵收100%、200%、2000%的關稅。」

  「美式民主」成少數人特權

  驢象兩黨的政策主張相左自然會加劇美國社會撕裂,但選舉本身給美國社會帶來的影響則是現實最直接的威脅。一方面,民主黨擺出了不獲勝利誓不罷休的姿態。拜登指責特朗普無視美國憲法提供的保障,如果他獲勝,「我們的民主就岌岌可危」,並攻擊特朗普,說他會「從肉體上消滅、開槍、殺害他認為會對他造成威脅的人」。但哈里斯目前沒有遭到任何人身安全威脅,而特朗普已經遭遇了3次未遂暗殺。這也令一些人懷疑,拜登說的是特朗普,還是自己說漏嘴?聯繫他說要把特朗普「關起來」,拜登此言更像是「話中有話」。

  另一方面,今年大選形勢僅就支持率而言,情況與4年前類似,且特朗普也志在必得。但如若敗選,國會山騷亂的一幕會不會在美國重演?從過往的事實與當前競爭的激烈程度看,這種可能性是很難排除的。

  更重要的是,在美國政治已經開始變成一個由一小部分掌控權力的階層控制普通大眾的寡頭政治情況下,所謂的「美式民主」所到國家和地區,無不深陷動盪、衝突和戰爭的泥潭。「人權燈塔」的光環也正變得越來越暗淡,淪為少數人的特權。

  美國曾經的所謂「人權燈塔」「民主燈塔」,正越來越成為一個國際笑話,此次大選中哈里斯與特朗普之間的對罵、暗殺,恰恰是美式人權、民主的最好註腳。同時,11月5日是美國大選投票日,以此為標誌,這一天或許也是美國內部撕裂、矛盾集中爆發的日子。

  上海大學特聘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