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名家香江足跡】系列五/開創新派武俠小說之先河 金庸筆走江湖風起香江
今年是金庸誕辰100周年,從年初開始,香港和金庸的故鄉海寧陸續舉辦多個紀念活動。10月30日是金庸辭世6周年紀念日。他留給世間的武俠小說作品,依然是影視改編熱門,常演常新。
70年前一場在港澳的比武熱,金庸以此為契機,開始在《大公報》子報《新晚報》連載武俠小說《書劍恩仇錄》,開創新派武俠小說之先河。香港文學舘舘長潘耀明表示:「金庸對香港貢獻巨大,香港幫他打開了面向世界的文化窗口。」\大公報記者 劉 毅
金庸(查良鏞)的一生,創作了15部叫好叫座的武俠小說作品,為讀者打造一個又一個波瀾壯闊的江湖世界。曾獲金庸提拔的潘耀明回顧金庸創作,稱讚金庸作為中國現代武俠小說巨匠,以其獨特的創作風格和豐富的想像力征服了無數讀者的心,「他創造了一個個傳世經典的人物形象,塑造了一個個令人難以忘懷的故事情節。」
曾夢想做外交官
金庸於1924年生於浙江海寧,書香門第的世家令他奠定了優秀的中國傳統文化根基。1947年,金庸應聘並成功進入上海《大公報》,成為一名國際電訊翻譯。「這之後,金庸就被調到了香港的《大公報》。」潘耀明表示。1948年,金庸因復刊後的香港《大公報》缺少人手,而被調往香港工作,擔任《大公報》香港版國際電訊翻譯。
金庸從內地來到香港,初來乍到,他以「還比較落後,有點到了鄉下地方的感覺」形容當時對這座城市的感受。而這次工作的調動,也讓他與這座城市結下了深厚淵源,足跡遍布皇后大道中、北角英皇道、山頂道1號等。
「金大俠」最初的夢想其實是做一個外交官,在香港工作期間,他多次在報章發表有關國際關係的文章。1949年11月15日,《大公報》刊登了他所寫《從國際法論中國人民在國外的產權》評論文章,以法律角度分析中央人民政府接收國民黨政府財產的合法性。
1952年,金庸由《大公報》轉入子報《新晚報》任副刊編輯,以「姚馥蘭」和「林歡」 等為筆名撰寫影評,發表在《新晚報》的「下午茶座」專欄。不僅如此,他還寫電影劇本,20世紀50年代初給長城電影公司寫了《絕代佳人》《蘭花花》等劇本。首次使用金庸這個筆名的文章,則是1953年6月在《大公報》刊登的《羅森堡案驚人的原始證據 一張螺形腳桌子》。
在小說中寄託鄉愁
1954年1月,趁武術界太極派掌門人吳公儀和白鶴派掌門人陳克夫在澳門比武引發熱議,當時的《新晚報》總編輯提議寫武俠小說。金庸曾在一篇名為《漫談〈書劍恩仇錄〉》的文章中回憶當初被「拉」來寫作武俠小說的軼事。當時,《草莽龍蛇傳》已連載完畢,而作者梁羽生正在北方與同門師兄中宵看劍樓主「切磋武藝」,因此「寫稿之責」便落在了金庸的肩上。金庸記得編輯為催稿,特意派一名工友坐在他家等,說「9點鐘前無論如何要一千字稿子」,不然明天報紙出來,副刊版面「將有一大塊空白」。
雖然時間緊湊,卻也催生生花妙筆──金庸首部新派武俠小說作品《書劍恩仇錄》誕生。隨後一直在《新晚報》上連載,坊間讀者爭相買來報紙閱讀,一時洛陽紙貴。北京大學中文系教授陳平原在《千古文人俠客夢》一書中介紹,新派武俠小說在香港的流行,金庸作品之受人歡迎,與當時香港報章對武俠小說寫作者的支持不無關聯。
而作為一個南來文人,金庸也在創作的武俠小說中寄託了對於家鄉的離愁,《書劍恩仇錄》就是以其家鄉海寧作為創作背景,當中寫到乾隆皇帝的身世之謎,就源自家鄉一個有關乾隆的傳說。而這種情意結,在內地影評人毛尖眼中,是一個其作品中比較普遍的現象,「金庸的《書劍恩仇錄》以及其之後的不少作品,都有對江南,諸如嘉興等地的描述。」
上世紀50年代末,金庸又創作了《射鵰英雄傳》和《雪山飛狐》,後者也是在《新晚報》連載發表。
設「金庸館」常年展出
1963年,金庸開始發表《天龍八部》,創作視野從中原、江南擴展至邊塞,通過蕭峰、段譽、虛竹等人的俠義故事,帶領讀者「遊覽」大江南北。
「俠之大者,為國為民」是金庸賦予其筆下英雄的精氣神,他本人在香港回歸祖國這個歷史大事件上作出了重要貢獻。1981年,鄧小平會見金庸。1985年香港特別行政區基本法起草委員會宣告成立,金庸作為委員之一,任基本法政治體制起草小組的港方負責人兼經濟體制起草小組成員。不僅如此,他還曾在1988年與查濟民共同提出「雙查」方案。
1994年,金庸正式宣布退休,但他退而不休,熱心公共事業,2000年獲特區政府頒發最高榮譽大紫荊勳章。晚年好學不倦,2005年往英國劍橋大學深造,2010年完成劍橋大學博士論文,被授予榮譽院士和哲學博士學位。
2018年10月30日,金庸在香港養和醫院過世,享年94歲,當時民間悼念活動眾多,送別者都表示了對金庸的不捨之情。
「金庸館」於2017年在金庸支持下於香港文化博物館建立,長期展出金庸的各類展品,令更多人了解金庸其人。
今年香港文化博物館還舉辦「俠之大者──金庸百年誕辰紀念·任哲雕塑展」,吸引逾40萬人到場參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