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理工開發深空科研裝置 在軌完成催化劑材料試驗
實踐十九號衛星載荷交付 涉海內外用戶20大類別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劉凝哲、李暢 北京報道)中國首顆可重複使用返回式技術試驗衛星實踐十九號衛星任務圓滿成功。10月24日,國家航天局在京舉辦實踐十九號衛星載荷交付儀式。此次交付的實踐十九號衛星搭載載荷包括主糧作物、經濟作物、微生物航天育種載荷,以及空間技術試驗載荷等20大類。此次搭載的「乘客」,不僅有內地的機構,還包括來自香港的多位「乘客」,以及泰國、巴基斯坦等國際搭載。
實踐十九號衛星於9月27日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發射,10月11日成功返回東風着陸場。昨日舉行的實踐十九號衛星載荷交付儀式上,國家航天局與農業農村部、海南省、安徽省等國內主用戶單位,泰國、巴基斯坦等國際搭載用戶簽署搭載載荷交付證書。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與國內商業搭載用戶代表單位簽署搭載載荷交付證書。實踐十九號衛星搭載載荷的交付,標誌着衛星工程返回任務圓滿完成。
國家航天局對地觀測與數據中心主任、高分專項工程副總設計師孟令傑在接受香港文匯報採訪時表示,此次交付的實踐十九號衛星搭載載荷,包括主糧作物、經濟作物、空間技術試驗載荷、微生物航天育種載荷等20大類。這些搭載載荷在軌飛行,對培育種源新品種,支撐種質資源創新,支撐自主可控創新,支持生物醫藥空間科學創新,促進空間科學國際合作,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有助電催化製備特定化學品等技術
在實踐十九號衛星搭載載荷的展示區,此次交付的一項來自香港的催化劑材料試驗裝置格外引人注目,吸引了眾多參會者紛紛掏出手機拍照記錄。據了解,該裝置由香港理工大學深空探測研究中心的跨學科研究團隊開發研製,並在太空低軌道完成了催化劑材料的試驗。該裝置旨在研究高性能催化劑在微重力、真空和輻射等極端太空環境下對材料的影響,為新型太空催化劑材料在未來深空探測中的電催化製備特定化學品、燃料和氧氣等技術應用奠定基礎。
香港理工大學協理副校長王鑽開接受香港文匯報記者採訪時表示,香港理工大學深空探測研究中心的跨學科研究團隊,成功開發了太空催化劑材料試驗裝置,並在太空低軌道完成了催化劑材料試驗。「理大非常榮幸此次能跟隨實踐十九號衛星將本校自行開發生產的太空催化劑材料試驗裝置搭載到太空。」王鑽開表示,自2010年起,理大一直積極參與國家的太空探索計劃,先後協助國家嫦娥三號、嫦娥四號、嫦娥五號探月任務和天問一號火星任務取得成功。此次實踐十九號可重複使用返回式技術試驗衛星成功完成任務返回地球,標誌着國家在建造航天強國、科技強國方面取得重大的成果。
香港理工大學深空探測研究中心項目統籌員林浩一介紹,該中心廣泛涉及深空探測相關的多項基礎研究,包括材料科學、微生物學、月球基地建造技術、遙測技術、月壤研究以及太空資源利用等。此外,中心還支持小衛星和立方星的開發項目,展現了其在航天科研領域的全面布局。
「從『嫦娥奔月』到『天問探火』,理大的科研團隊一直活躍於國家航天事業發展的第一線,與內地專家攜手研發多項太空儀器,為國家的月球探測及火星探測等任務提供了重要支持。」王鑽開透露,未來,理大還將持續聚焦深空探測的深入研究,以應對火星採樣返回、載人登月、國際月球科研站等國家重大航天任務所帶來的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