恐龍化石首出土 今向公眾展出

  香港首次發現恐龍化石,距今約1.4億年前。漁護署今年3月委託中國地質大學調查赤洲地質,內地專家於赤洲島沉積岩發現疑似含有古脊椎生物化石。發展局於是在今年6至8月,與中國科學院古脊椎所、古蹟辦和漁護署人員到赤洲島考察及採集樣本,證實是大型恐龍骨骼化石,目前未知屬哪一部位。內地專家初步推算,化石屬於白堊紀時期,即1億4,500萬年前到6,600萬年前的恐龍,可能是蜥腳類恐龍或鳥臀類恐龍。目前赤洲島已封閉供專家進一步考察,未經許可人士不得進入。新發現的恐龍化石今天起於香港文物探知館向公眾展出。發展局長甯漢豪昨出席電台節目表示,今次發現為香港古生態研究提供新證據,意義重大。

  為便利後續考察、發掘和研究,漁護署長引用《郊野公園及特別地區規例》,即日起封閉赤洲島,直至另行通知,並聯合水警安排巡邏。封閉期間,未經許可者不得進入赤洲,違者可被檢控,一經定罪最高可被罰款2,000元及監禁3個月。

  恐龍專家、中大生命科學學院助理教授文嘉棋回應指,作為在香港長大及工作的恐龍專家,得知香港發現恐龍化石很開心,即使區內本身有恐龍時代岩石,但在香港要保存及要找到恐龍化石頗為困難,這次發現實屬難得。他在香港考察不少山野,一直未見過恐龍化石,「香港位處中國大陸最南面,與四川、雲南、新疆、遼寧等地恐龍品種可能有區別,期望後續發掘能找到香港獨有品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