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勞中介缺監管濫收費 未出糧先付5萬

  香港外勞工資水平遠比在內地打工高,但來港要先通過中介引薦予內地14間持牌勞務公司,才能申請相關勞工計劃。惟中介私下操作牟取暴利,兩地卻無專門法例監管,對外勞缺乏保障。記者放蛇發現內地中介收取一次性中介費如「海鮮價」,且巧立名目;外勞還要依法向持牌勞務公司付勞務費,共需付近3萬至5萬多元人民幣,未賺錢先孭債。外勞來港倘遭無理解僱,中介費及勞務費未能退回,血汗錢隨時付諸東流。

  勞務公司工人網絡有限,故衍生大量中介招攬工人再介紹予勞務公司。記者在內地社交平台搜索到不少中介招聘廣告,評論區不少工人都說有興趣。中介多來自廣東省,記者說想去香港工作,交代個人資料後獲加入微信群組。中介招募的外勞主要涵蓋零售業、餐飲業及服務業等,而建造業崗位則多屬填補暫停批出名額之前四輪流失的空缺。

  建造業以外外勞薪酬普遍約1萬至2.5萬港元,有技術要求如貨運司機及汽車維修員等人工較高,服務業則較低,整熨工人月薪僅10,640港元,還需扣10%月薪作住宿費。記者發現外勞分別要向中介及勞務公司繳付兩筆費用,中介費為月薪的1倍及1.2倍,包辦證費,勞務費則普遍約月薪6%再乘合約期限;共近3萬至5萬多元人民幣,需赴港前收取。

  記者發現收費名目疑點重重,中介聲稱簽證費包涵中介費及勞務費共5.5萬元人民幣,並要求報名先交兩萬元上期,面試成功簽約付尾數,若未通過只收200元人民幣行政費,上期可退還。記者追問若遭無理解僱已繳費用會否按比例退還?對方僅含糊回答,若因偷懶被炒不作退款;如非自身原因會有相應賠償,卻不肯作確切承諾。

  至於約滿後續約是否不用再付中介費?中介亦含糊其辭稱「勞工處規定外勞每年要付幾千元勞工費。」惟在現行法制下並無勞工費概念,勞工處也不會每年收取「幾千元勞工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