瓜 園/北京秋天的棗樹(上)\蓬 山
北京城內的秋天,如果走在四合院與胡同之間,那是柿樹與棗樹的世界。抬起頭來,鴿哨倏然划過,湛藍的高空作幕布,橙色的燈籠般的柿子和紅珍珠般的棗子,閃耀着明亮的陽光,可愛極了。
舊時的北京,棗樹處處可見,所以留下了「棗林街」「棗花寺」「棗營」等許多地名。而且品種極多,青棗、白棗,甜棗、酸棗,馬牙棗、圓棗,以及一種稀奇的葫蘆棗。如今雖然沒有以前多,但依舊保留了不少。筆者居住的崇文門外一帶,就因有一棵八百多年的「最美酸棗樹」,整個小區被命名為「棗苑」。
鄭振鐸當年的盤點是:「北平的棗樹是那麼多,幾乎家家天井裏都有個一株兩株的。」正因為棗樹多,所以,在好些文學大家的筆下,便悄然潛藏着一個「棗樹宇宙」。最有名的就是魯迅《秋夜》裏的那句:「在我的後園,可以看見牆外有兩株樹,一株是棗樹,還有一株也是棗樹。」樸素無華,卻流傳了百年,在互聯網時代更成為「熱梗」。如今阜成門內宮門口的魯迅故居牆外,就有兩棵棗樹,只不過是後來栽的,目的也是紀念《秋夜》的那份情思。
其實,與兩棵棗樹為伴的又豈止是魯迅。細管胡同田漢故居,也有兩棵田漢手植的棗樹,後來旁邊又繁殖出一棵小樹。老舍是老北京土著,其自傳體小說《小人物自述》裏寫道:「院裏一共有三棵樹:南屋外與北屋前是兩株棗樹,南牆根是一株杏樹。兩株棗樹是非常值得稱讚的,當夏初開花的時候,滿院都是香的,甜梭梭的那麼香。」這其實就是小羊圈舊居的真實臨摹。只不過,最後一棵棗樹,也在二○○七年死去被砍掉,令人唏噓。而老舍在豐富胡同的另一處故居,被稱為「丹柿小院」,其主角一目了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