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見錄/掠影風車村\胡一峰

  這趟歐洲之旅,往返皆從阿姆斯特丹轉機。回程時,特意留了一天,逛一逛這座別具風情的西歐城市。風車是荷蘭風情的LOGO。荷蘭瀕臨北海,地勢低平,歐洲的許多大河從這裏入海,大片土地浸泡在水中,乃「低窪之國」。於是,以前的荷蘭人建造風車用於排水,全盛之時據說有一萬多架。而今大半消失在歲月中了,保存較好的是桑斯安斯風車村。

  我們抵達村子時大約下午兩點鐘,陽光很好,空氣透亮,綠田藍天之間,立着幾座大風車。風不大,風車葉子緩緩轉着,似乎把時間也變慢了。遊人不少,卻沒有破壞村子的寧靜,反而融入景中成了它的點綴。周遭綠草如茵,阡陌縱橫,肥羊胖鵝,遊遊蕩蕩。農舍木屋大多刷着明黃的頂、深綠的牆,映在屋邊的溪水中,和藍天白雲的倒影一併匯成圖畫。

  風車村地方不大,一個多小時就走遍了。村中開了不少售賣紀念品的店舖,兩家最有特色。一是奶酪店,古法製作,口味齊全。對於此物,我多次鼓起勇氣嘗試,可惜從味蕾到腸胃都無法消受,飽飽眼福足矣。相比而言,另一家木鞋店更得我心。窪地多泥濘,舊時農人外出,穿一雙木鞋,既利於走,也便於洗,經年累月,傳下一套高超的製鞋手藝。此地木鞋與日本木屐不同,乃用一塊整木掏空製成,外觀質樸,厚實耐用。而今絕少穿木鞋農作之人,木鞋卻成了文化標識與文創產品。在這家獨特的鞋店裏,除了原木本色的木鞋外,還有漆成五色又飾以花草紋路者,更有木鞋擺件、掛件等,小巧玲瓏,十分可愛。

  和木鞋一樣,風車曾經的輝煌依然為人津津樂道。據說,書寫美國獨立宣言的羊皮紙就是由桑斯安斯風車村的造紙風車製造的。聽着這些風車、木鞋的往事,這片土地以及它與過去和現在世界的聯繫,變得愈發具體而清晰。(德荷遊記之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