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人語/中國股市呈見底 五個主題選股\安 昀

  中國股市已出現見底的信號,估值修復在近期的劇烈波動中接近完成,預料未來市場波幅將會收窄,個別板塊或會開始出現分化。

  中國股市見底的核心原因在於明顯的政策支持。近期,除了大家看到的金融政策外,市場的氛圍也明顯改善。加上市場在本輪上漲前的整體的估值處於歷史低位,再跌破此前期低位的概率不大,市場見底的信號較為明確。然而,過去幾日的劇烈市場波動已快速消化政策利好,市場對政策的預期變動較快,政策進一步超預期的空間有限。此外,政策一定已兼顧當下和長遠情況,這可能與市場對短期政策效果的強烈預期有一定偏差,再加上基本面的改善尚需一些時間才能體現,目前估值修復料已接近尾聲,接下來投資市場將進入個別板塊和股票的分化階段。

  財政政策和產業方面的後續發展同樣值得關注。目前,中國政府主要透過此前發行的以萬億計的特別國債來推動家電、汽車等以舊換新的需求。自8月下旬以來,家電和汽車銷售有復甦跡象,如果未來有更多政策支持,預計仍將集中於這些領域,因此這是潛在的結構性機會之一。

  出口相關產業鏈仍然看好。一方面,美國選情可能帶來有利影響,另一方面,人民幣近期升值幅度已達6%,未來持續升值的可能性較低,因此,出口鏈相關行業值得關注。這是結構性機會二。

  紅利類(尤其是金融股)持較為樂觀的看法,人民銀行支持非銀機構質押股票來貸款的政策,對於穩定、高質素的長期持股需求有較大支持,也將增加紅利類股票的需求。支持回購及消除破淨股政策對券商等非銀機構較利好。這是結構性機會之三。

  順周期的股票同樣看好,包括化工、有色金屬、機械、建材、建築和物流等行業。目前,這些行業看來相對穩健,是看好的結構性機會之四。

  成長股方面,受益環球周期的電子行業,及具有明顯結構性增長潛力的運動休閒類依然看好。這是結構性機會之五。

  (作者為施羅德基金管理(中國)副總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