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是我見/創設「孫中山文化」學科芻議\丘樹宏
今年是中山大學創辦一百周年,借此機會,提一點建設性意見:建議中山大學在全國高校率先設置「孫中山文化」學科。
中山大學和中山市皆以世紀偉人孫中山而命名。中山大學的誕生和發展與孫中山緊密相聯,與中國近代史的變遷密切相關。孫中山的革命精神,是中大人的光榮傳統,是中大人寶貴的精神財富,是中大人自強不息的根本。一百年來,作為南中國學術與文化的重鎮,中山大學秉承孫中山「博學、審問、慎思、明辨、篤行」的校訓,形成了革命性、開放性、科學性的優良傳統,積澱了厚重的人文底蘊,培養了數以萬計的優秀人才,為促進中國現代社會的變革,引進、傳承和創新現代科學作出了重要貢獻。
為了繼續繼承和發揚中山的革命精神,緬懷創校先賢的功績,個人認為中山大學很有必要設置「孫中山文化」學科,並列為中山大學重大的制度性安排,全方位、戰略性地安排和部署以孫中山文化為核心的學校人文教育工作和人文交流工作,讓廣大師生充分了解偉人精神,領略中大精神,弘揚中山文化,從而使中山大學成為中國以至全球保護、挖掘、開發、利用孫中山文化資源的全面、造詣高、影響大的載體和平台。
設置「孫中山文化」學科,首先要制定《設置「孫中山文化」學科規劃綱要》,明確指導思想、發展目標、學科架構組成、具體措施與各種保障等。
每一年的新生入學,可以開展「孫中山文化」、「孫中山與中山大學」主題校史教育系列活動。校史是校園文化和大學精神的重要載體和表現形式,通過回顧孫中山等諸先達在中山大學發展史上的光輝歷程、參觀校史館,進一步增強學生對學校的人文歷史認同感、歸屬感和榮譽感,激發新生以「我們是中大人」的學習熱情和社會使命。
可以編印「孫中山與中山大學」小冊子。孫中山於一九二四年創辦了中山大學(原名國立廣東大學)。一九二四年一月二十七日至八月底,孫中山先後十多次到國立廣東大學禮堂向師生系統講述三民主義。從一九二四年二月四日孫中山下令創辦國立廣東大學到一九二五年三月十日這一年零三十六天的時間裏,孫中山關於國立廣東大學的命令、訓令、指令、題詞及演講等就有四十五篇之多。可以將這些史料及孫中山的革命事跡編印成小冊子,開學時發給所有新生,讓學生一進校門就全面了解偉人的豐功偉績和他與中山大學特殊的淵源關係。
可以設立孫中山文化交流基地。加強與國內外與孫中山有關的地區和單位的聯繫,組織學生到中山、南京、武漢、上海、北京、台灣等,包括海外各地與孫中山密切相關的地方參觀學習,讓學生直觀了解孫中山的生平事跡及革命事跡,並與這些地區和單位加強交流與合作,推動學習、研究、宣傳孫中山工作進一步深入開展。
每年在孫中山誕辰日十一月十二日期間舉辦孫中山文化節。通過舉辦詩書畫樂及演講、報告等活動,大力弘揚孫中山文化。
強化對孫中山的學術研究和資源利用。加強孫中山研究機構建設和人才建設;設置孫中山文化教材與課程,設立各項「孫中山專項獎」,比如孫中山文化獎、孫中山學術獎、孫中山獎學金等。同時將各項工作與學術成果予以總結,進而在全國高校推介,在社會上廣為宣傳。
做法不一而足,中山大學還可以就「孫中山文化」學科建設,向國內外有關方面組織一次公開的金點子專題徵集活動,這樣既可收集到各種好建議,又可以加大對孫中山文化和中山大學的宣傳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