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解讀】中企奮起反擊 合情合理合法
多位專家接受香港文匯報採訪時指出,近年來,美方泛化國家安全概念,把多家中國科技公司加以「涉軍」罪名,是一場精心策劃的經貿打壓行動。面對美方的無理打壓和制裁,越來越多的中國企業拿起法律武器來捍衛自己的尊嚴和權益。這種堅定的反擊不僅合情、合理、合法,也彰顯了中國企業的勇氣和決心,值得在複雜國際環境中同樣面臨不公待遇的其他企業參考與借鑒。
妄加「涉軍」罪名 對華經貿打壓
知名經濟學者盤和林對香港文匯報指出,大疆用美國的法治體系,為自己爭取利益,這種方式是中國企業未來遇到類似問題時,需要採取的正確手段。即使贏面不大,也能通過主動申訴發出自己的聲音,公開舉證,爭取屬於自己權益的同時,也能獲得全球的矚目和尊重,中國企業需要知道,權益和尊重需要自己爭取,大疆為中國企業做好了表率,主動反擊,是中國跨國企業的楷模。
商務部研究院國際市場研究所副所長白明也對香港文匯報表示,美國國防部把多家中國科技公司,加到「涉軍企業」的名單上,其實是一場精心策劃的經貿打壓行動,旨在削弱中國企業在國際市場的競爭力。這種做法違背了自己一直鼓吹的市場經濟原則和國際經貿規則,更損害了中美經貿關係的穩定性和可預測性,不僅會讓其他國家的公司對在美國投資失去信心,亦傷害到美國自己的企業和投資者。他相信,美國國防部的做法屬「長臂管轄」,公然踐踏國際法,「失道寡助」。面對此種局面,大疆等公司積極通過法律渠道維護自身權益,合情合理又合法。
●香港文匯報記者 王玨 北京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