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州行走】選優培新 咖啡豆裝上中國芯
雲南德宏熱帶農業科學研究所助力咖啡產業發展
編者按
中國快速崛起的咖啡消費市場令人矚目,作為中國咖啡的主要產地,雲南的咖啡種植面積、產量和農業產值均佔全國的98%以上。在經歷了要「忍痛」砍掉咖啡樹換種其它經濟作物求生存的至暗時刻,雲南咖啡向着精品化、高質量的方向發展。本期報道,香港文匯報記者將走進中國咖啡主產地,看咖啡種質正在裝上「中國芯」,感受精品化的咖啡與文旅融合發展迸發出來的全新活力。
位於雲南省德宏州瑞麗市的國家熱帶植物種質資源庫咖啡分庫,是目前中國咖啡種質資源最多,規模最大,基因型覆蓋率最全的咖啡種質資源圃。這裏目前保存有包括小粒種咖啡、中粒種咖啡、大粒種咖啡等8個品種900多份咖啡種質資源。在幾代人的努力下,從種質資源庫選育出的優良品種在全國推廣種植達到100餘萬畝,佔中國咖啡種植面積的70%以上。近年來,篩選出的5個咖啡新品種通過國家審定,5個品種通過雲南省的植物新品種登記,還有一系列的品種在研究、推廣中,這些工作為中國咖啡產業的質量提升裝上了「中國芯」。 ●文:香港文匯報記者 譚旻煦 雲南報道 圖:香港文匯報雲南傳真
在德宏熱帶農業科學研究所(簡稱「德宏熱作所」)的咖啡苗圃裏,優選培育的咖啡苗成片生長,「我們從1967年起便開始了咖啡研究工作,現在保存有900多份咖啡種質資源,為雲南省咖啡產業發展提供了堅實的品種資源基礎。」雲南省德宏熱帶農業科學研究所副所長李錦紅說。
據了解,雲南省德宏熱帶農業科學研究所於1992年在聯合國開發計劃署項目的基礎上,建立了咖啡種質庫,1988年起,通過咖啡國際合作項目,先後從許多國家引進咖啡種質資源進行試驗研究。2009年被農業部認定為「農業農村部瑞麗咖啡種質資源圃」,為農業部第一批授予的9個熱帶作物種質資源圃之一。2019年被科技部、財政部授牌「國家熱帶植物種質資源庫咖啡種質資源分庫」。
已選育高產優質抗病種17個
七月份已經過了咖啡產季,在咖啡試驗區,李錦紅指着高高低低的咖啡樹告訴香港文匯報記者,這裏培育種植的有小粒種、中粒種、大粒種等各種大家熟悉的咖啡品種,「我們已經雜交選擇有幾代,從F1到F4,表現非常好,新一代自主雜交品種已經很快就可以推廣種植」。而在此之前,經過三代咖啡科技人員的努力,德宏熱作所已經選育出高產、優質、抗病品種17個。
五品種通過雲南省植物新品種登記
「咖啡種質資源,相當於咖啡產業的芯片,好的品種對於產業的質量提升,有着很重要的意義。」李錦紅介紹,去年還有兩個品種通過了國審的現場鑒評,預計今年會通過國審,屆時德宏熱作所培育的國審品種就將會達到6個。值得一提的是,這裏還有5個品種通過了雲南省的植物新品種註冊登記,部分優秀的品種,例如德熱296、德熱048-1等,已經走出熱作所、走出苗圃,推廣到了各個不同的產區進行種植,成為小眾、個性化產品的代表品種。
攻克組培難點 縮短育種周期
不斷推陳出新的同時,在縮短培育周期研究方面,德宏熱作所也取得了重大突破。李錦紅舉例說,現在正在培育的一系列雜交新品種的F4代,開始於2010年的雜交。
通常,一個咖啡品種從培育到生產上能夠拿它做種苗繁育,一般要歷經5代提純,這個過程差不多要花25年的時間。這些年經過德宏熱作所科技人員的努力,自主改進的咖啡葉片組培的關鍵技術和關鍵環節,把F1經過鑒定、評價後直接利用,可以使得育種的周期從25年至30年縮短到了7年至10年。
「雖然我們現存的咖啡種質資源已經是全國最多的了,但是比起世界主要咖啡生產國和著名的咖啡研究機構來說,我們的種類和數量還是太少了,要再加把勁。」李錦紅說,現在的研究希望能盡快解決組培技術中遇到的關鍵難題,同時進一步加強與國際先進科研機構的合作與交流,引進更多優質種植材料,力爭10至15年內達成「咖啡種質資源數量增至2,000份」的目標,培育出更多精品咖啡品種,為中國咖啡愛好者提供更優質、更美味的雲南咖啡。
中國咖啡種植現狀
種植面積:2023年約120萬畝 (其中雲南117萬畝)
產量:2023年14.33萬噸(其中雲南14萬噸)
主要種植品種:以阿拉比卡(小粒種咖啡)為主,包括鐵皮卡(Typica)、波旁(Bourbon)以及卡蒂姆(Catimor)系列
精品化率:2023年精品化率22.7%,同比提高8.4%,雲南保山市達到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