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大威院引入新磁振技術 縮短中風診治流程

  圖:香港中文大學與威爾斯親王醫院今年8月引入低場磁力共振(MRI)技術,推動一站式診治模式。
  圖:香港中文大學與威爾斯親王醫院今年8月引入低場磁力共振(MRI)技術,推動一站式診治模式。

  【大公報訊】記者王亞毛報道:中風已成為成年人最常見的致殘疾病,患者每分鐘有190萬個腦細胞死亡,按照國際指引,病人應於抵達急症室60分內接受溶栓治療,但本港醫院未必都能達標。為優化治療流程,香港中文大學與威爾斯親王醫院今年8月引入低場磁力共振(MRI)技術,並推動一站式診治模式,令由入院20分鐘內得到治療。有關臨床研究正在進行,醫院管理局新界東醫院聯網表示,期望有助改變急性中風患者的分流和治療策略。

  中大與威院是與中國卒中學會及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天壇醫院共同合作,作為全港首個試點,參與為期18個月的全國多中心臨床研究,威院有超過20名病人接受低場MRI掃描。

  推動一站式診治模式

  中大醫學院內科及藥物治療學系腦神經科主任、威院腦血管治療中心主任及名譽顧問醫生梁慧康表示,疑似急性中風病人送院後,由中風團隊初步評估分流,包括翻查病歷、安排CT掃描,以確定病人中風類型及位置,由醫生分析掃描結果後進行溶栓治療。現時每個步驟在不同治療室進行,繁瑣且耽時。威院的中風病人由入院到治療,時間中位數是32分鐘左右。

  中國卒中學會今年牽頭應用0.23T低場MRI技術,並與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天壇醫院開展「一站式緊急中風診治」(ESU)模式在全國多中心的臨床研究項目,中大和威院成為研究項目試點。在ESU模式下,急性中風的臨床評估、影像檢查和治療,集中在配備低場MRI的同一間治療室內,由入院到治療,整體時間可縮至20分鐘內。

  傳統CT掃描無法辨別缺血性或出血性中風,低場MRI能讓醫生在9分鐘內辨別,及更準確顯示較小或早期的缺血病變。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天壇醫院國家神經系統疾病臨床醫學研究中心天壇神經影像研究中心副主任荊京表示,若對比3.0T的普通MRI系統,0.23T低場MRI在辨識缺血病變的整體準確率及敏感度,分別超過96%和97%。

  荊京稱,三項流程在同一地點,極大縮短病人在院內往來各診室的時間,低場MRI可讓醫生在4至5分鐘內,快速判斷病人是否適合使用溶栓藥物治療,內地最快的個案是入院後6分鐘注射藥物。

  威院試點臨床研究分兩階段進行,目標在18個月內完成200例病人。首階段研究72小時內發病的疑似中風患者,評估新模式辨識中風的準確性,20人已參與低場MRI掃描。87歲的趙婆婆2020年中風,今年9月再發病,早上睡醒,右邊手腳無力,無法說話,送院緊急治療,現已逐步恢復,她回憶大概8分鐘即完成低場MRI掃描,「現在在做康復,能吃一些營養餐。」

  中大醫學院內科及藥物治療學系腦神經科名譽臨床副教授、威院內科及藥物治療系副顧問醫生馬師浩稱,趙婆婆睡覺時中風,院方固有流程難以判斷準確的中風時間,無法決定治療方法,而通過低場MRI掃描,判斷她是4小時內中風,符合用溶栓藥物的標準。

  第二階段研究將針對發病6小時內的疑似中風患者,評估新模式對縮短送院後治療時間、改善患者在功能預後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此次參與合作的國家神經系統疾病臨床醫學研究中心辦公室主任孟霞表示,這項研究的技術突破,標誌着急性卒中防治邁向新里程碑,未來希望與香港醫護界增強合作,共同推進兩地卒中的防治診療水平。

  醫管局新界東醫院聯網總監及威爾斯親王醫院行政總監鍾健禮表示,希望透過這項創新技術融入急性中風診治流程,改變本港急性中風患者的分流和治療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