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稿】拓展社會美育 用藝術打開新世界

●范迪安及中央美術學院教授等與學員們交流探討。
●范迪安及中央美術學院教授等與學員們交流探討。

  「我是一輩子在美術教育領域討生活的人,以往我和港澳台的藝術學府也都有交流,港澳台的藝術教育和祖國內地有文化根脈、學術淵源的共同性,但也有地域、文化環境和教學方法不同的差異性。」作為曾經的中國頂級美術學府掌門人,范迪安始終重視美育,多年來努力在美術教育中弘揚中華美育精神,並且希望年輕藝術家具有國際視野。

  今年8月,浦城美術館/范迪安美術館舉辦了「『夢筆生花』閩港澳台青年美術人才成長計劃」活動,范迪安與來自中國美院的多位名家名師親自授課。「港澳台地區的美術教育,吸收國際上的經驗比較多,作品比較現代、當代,但是對中華傳統文化的認識深度不夠。通過這樣的成長計劃,希望培養一批在藝術上能夠共同推動中華文化交流的新型人才。」范迪安覺得,青年美術人才通過這個計劃,能夠更好地把握自己成長成才的時代定位,以創新的藝術理念表達對時代的感受體驗,以精湛的藝術創造與時代同頻共振,以個性的藝術語言拓展美學的維度。

  「筆墨當隨時代」是范迪安多年來強調的觀點。他教導青年美術人才要深入生活,到野外、田間地頭、勞動建設場所等地去寫生,從生活感受上升為藝術創作,用鮮活的造型、濃郁的筆墨來表達今天中國的發展氣象,特別是人們的精神面貌。作為一名油畫家,這些年來在繁忙的工作之餘,范迪安踏訪祖國大江南北,足跡遍布茶馬古道、林海雪原、高原盆地、海島荒漠,不斷進行現場寫生創作。在浦城美術館/范迪安美術館中展出他創作的136幅油畫、水彩等作品,都是他很長一段時間的寫生作品,題材涉及長城系列、黃河系列、海岸系列、邊疆民族系列等。「能夠讓父老鄉親,特別是青少年從這些風景作品中感受祖國山河的壯麗宏偉,也能夠通過風景作品來喚起人們對家國的熱愛,這是我的初衷。」

  「我有時候在浦城山區寫生,碰到一些孩子,他們告訴我來過美術館了,而且有的來過多次,我覺得這無形中對山區的孩子樹立自己的人生理想、人生志向,會起到潛移默化的作用。」范迪安說,美術館就是要成為社會美育的終身課堂,今後在展示高雅藝術和普及社會美育這兩方面都要積極推動,通過優質的展覽、豐富的活動,形成美育的土壤,提高人們文化素養和審美素養,滋養心靈。

  「我一輩子從事美術教育、從事美術館工作,我的最大願望就是美術館要迎來各方的關注。」范迪安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