賴清德切勿「禍台害民」

  楊昆福 廈門大學台灣研究中心助理研究員

  台灣地區領導人賴清德在任內首次「雙十演說」中,數次提及「台海和平穩定」。然而他的通篇演說卻充斥着「謀獨挑釁」論調,大肆鼓吹「互不隸屬」的「新兩國論」,已然成了兩岸關係的麻煩製造者、台海和平穩定的最大破壞者、台灣民眾利益福祉的現實威脅者。

  國台辦發言人陳斌華指出,當前反對「台獨」分裂的鬥爭不是制度之爭,而是統一和分裂的鬥爭。賴清德處心積慮為分裂國家拼湊依據,強行灌輸其「台獨」主張,重彈「民主對抗威權」的老調,以所謂「民主自由」為幌子,繼續「倚外謀獨」「以武謀獨」,企圖將台灣綁上「台獨」戰車。其謀「獨」挑釁是台海和平穩定的禍根亂源,將給台灣民眾帶來災難。

  賴清德在演說中扭曲台灣歷史的經緯,惡意植入「台獨」史觀,企圖割裂兩岸的歷史、現實及法理聯結,再度兜售「兩國互不隸屬」論調。他雖以辛亥革命為論述起點,卻開展了「新台獨史觀」的話語敘事,逐漸將台灣剝離一中框架,並將其視為區隔於中國大陸的異體,刻意跳脫中國內戰的本質,再度違反台灣地區憲制性規定的「一國兩區」法理。

  事實上,孫中山先生率先發出「振興中華」的吶喊,領導辛亥革命取得成功,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探索道路。台灣自古就是中國的神聖領土,近代曾被外國侵略勢力侵佔,台灣民眾深受其苦。1945年,中國人民取得抗日戰爭的偉大勝利,台灣隨之光復。1949年以後,由於中國內戰延續和外部勢力干涉,海峽兩岸陷入長期政治對立的特殊狀態,但台灣始終是中國領土的一部分,台灣同胞始終是中華民族的一分子,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始終是代表包括台灣在內的全中國的唯一合法政府,中國始終是全體中華兒女的偉大祖國,堅持一個中國原則始終是國際社會的普遍共識。

  賴清德扭曲兩岸關係,為台海和平穩定注入了極大的變數。賴清德還對中國大陸展現敵意,不斷開展「威脅建構」,大肆進行攻擊抹黑,同時在話語運作層面引入域外勢力介入台海,將兩岸關係進一步複雜化,並企圖將台灣問題國際化。在賴清德的話語論述中,他繼續宣示將配合外部勢力圍堵中國大陸,扮演「反中馬前卒」的自我角色定位。試問,如此一來,賴清德是要如何維護台海和區域的和平穩定?

  賴清德視「簽署和平協議」為無物,說「要靠實力確保和平」,方式是設立意在攬權獨斷的「全社會防衛韌性委員會」,以及奢望關鍵時刻美國能出手「保台」。其可信度和公信力能有多大?靠「嘴炮」自我陶醉,靠話術誤導,靠搖尾示忠,都是極端不負責任的政客行為。

  維護台海真正意義上的和平穩定,不是靠表面上呼籲「健康有序對話交流」,強調要所謂「對等尊嚴」,實質上卻採取衝撞挑釁和「倚美抗中」。如此一來,兩岸關係難有峰迴路轉的空間,區域的和平與繁榮更將淪為泡影。

  或許維持台海的不和平與不穩定,賴清德及民進黨可從中撈取政治私利,形塑危機氛圍,炒作島內民粹,開展政治動員,凝聚綠營基本盤。但是,長此以往,台海和平穩定的維護空間會不斷被壓縮,美國「以台制陸」,利用民進黨製造兩岸內耗的策略便能得逞,最終受到傷害和衝擊的還是廣大的台灣民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