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措並舉鼓勵優才來港幹事創業
周子烈 香港新方向創新科技政策研究主任
近日瑞士洛桑國際管理發展學院公布了《2024年世界人才排名》,香港的排名大幅上升,從去年第十六位,一躍至第九位。特區政府有力統籌協調,從引進重點企業辦公室、人才服務辦公室、創新科技及工業局、勞工及福利局到入境處,各環節互相配合,落實了多個新的簽證安排及企業補助計劃,發揮了香港在全球人才競爭中的相對優勢。高才通計劃截至9月底已收到10萬宗申請,批出了8.1萬宗。各項人才入境計劃至今已批出24萬宗申請,超過30萬名人才及其家屬已經來港。內地和海外人才到港,各大企業的人力資源部可多與政府合辦講座和招聘,全力招兵買馬、擴大業務。
助人才適應生活 視香港為第二個家
至於「搶企業」,截至今年7月,當局已與超過100間有潛力和具代表性的重點創科企業商定於香港落戶或擴展業務,為本港帶來合共超過520億元的投資額,創造超過15,200個就業機會;去年1月至今年7月期間,政府亦協助超過700間企業在港開設或拓展業務,總投資近1,000億元。
全球人才選擇香港定居和工作,主要原因是看中香港擁有「背靠祖國、聯通世界」的獨特優勢。香港兩文三語優勢讓專業人士能夠在職場上用廣東話、普通話和英語進行有效溝通,對於多元文化背景的跨國和大型企業非常重要,且香港的低稅率也吸引全球高質素人才落戶。政府去年設立香港人才服務辦公室,為眾多新來港人才提供一站式支援服務,協助他們盡快融入本地生活和工作環境,這些措施不僅充實了本地的人才庫,也為香港經濟注入了新活力。
眾多專業和技術人員有意在香港長期發展,政府應該加大力度聯同不同企業多辦招聘會,讓這些人才生力軍能在香港找到合適的工作,甚至落地生根,以香港為第二個家。企業亦可多方協助人才更好地適應香港的生活和工作環境。
推動孵化初創企業 鼓勵產業創新
面對全球經濟的不穩定性,以及新興科技的發展,香港在國家支持下全力發展成為國際創科中心,且近年大力推動北部都會區發展,鼓勵創新創業。在目前多元化的人才引進計劃中,政府可以持續加強有關「科技人才入境計劃」的推廣和覆蓋層面,適度考慮擴大受益行業的範圍,涵蓋更多新興技術領域,如量子計算、區塊鏈和綠色科技等。政府也有必要增加在各個經貿辦的資源和人手,多讓內地和海外專才了解香港的競爭力和工作定居的優點。
不論是企業管理層還是初創企業家,都可以多加留意港深創科園等優惠政策,善用政策效應加快事業發展。同時,創科及工業局和引進辦可以考慮整合創科園的資源,針對一些初創企業的特定需求,提供辦公空間、法律和會計服務,設立配對服務連結本地創投和融資方等,全面提升香港創業環境的便利程度。本地發展商亦可與政府聯手,開發和改裝一些工業大廈成為共享工作室及廠房,方便更多創新創業項目進駐,加快本港創新產業的發展步伐。
在社區層面,一些剛到港的企業人才都會在小紅書、Facebook等尋找協助,希望能安頓好孩子教育,以及多認識本地生活和社交環境等。政府可以提供更多相關語言學習資源,在各區多辦多元化的交流活動和社區融入計劃,全面協助外來的專才及家屬,讓他們更快適應香港生活。這些措施將有助形成更龐大的人才庫,推動香港經濟和社會長期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