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通關效率 便利跨境生活

  重陽節假期為香港市民提供了三天小長假,大批市民選擇北上遊玩,口岸人頭攢動。這一現象反映了疫情後港人北上消費的熱情,亦凸顯了兩地生活日益融合帶來的關口和跨境交通壓力。特區政府應積極與內地有關部門溝通協商,盡快在具備條件的口岸實施「合作查驗、一次放行」,並協調公共交通營辦商提升跨境交通的能力,便利港人享受跨境生活的好處。

  截至昨日下午4時,各出入境管制站共錄得逾71.4萬人次出入境,其中出境港人達51.7萬人。羅湖、落馬洲支線及深圳灣管制站成為最多港人選擇的出境口岸,分別錄得11.7萬、11.1萬及6.6萬人次出境。在入境方面,則錄得逾15.5萬人次,其中逾4萬人次為內地旅客。兩地人流雙向奔赴熱絡帶來了一些問題。港珠澳大橋口岸入境珠海昨日一度出現長長車龍,經深圳灣過關更一度要輪候逾一小時,乘坐「金巴」前往珠海或澳門亦需輪候45分鐘。這樣的通關效率無疑影響了旅客的出行體驗,也增加了關口和跨境交通的壓力。

  保安局局長鄧炳強日前在立法會保安事務委員會會議上表示,整體陸路口岸的旅客流量已經恢復至疫情前的水平,並預計在未來會持續增長。他提到,特區政府已收到市民就延長個別陸路口岸旅檢通關服務時間的建議,正和內地相關部門商討。此外,他還指出,地方容許的話,會積極考慮在具備條件的口岸實施「合作查驗、一次放行」。對此,市民期盼已久,應該盡快推進落實。

  「合作查驗、一次放行」的通關模式將大大提升通關效率。據鄧炳強介紹,新皇崗口岸和沙頭角口岸在重建後將實施這一模式,預計通關時間將大幅縮短。對於其他口岸,如蓮塘/香園圍口岸,由於地方較大,也具備實施這一模式的可行性。特區政府正與內地相關部委商討中,希望在不久的將來能夠實現。

  除了提升通關效率外,特區政府還需協調公共交通營辦商,提升跨境交通的能力。特區政府應在每逢重大節假日前夕,積極與公共交通營辦商溝通協商,增加跨境巴士和港鐵的班次,包括科學規劃跨境巴士的行駛路線,增加「金巴」及「皇巴士」的班次等,以滿足旅客的出行需求。

  此外,特區政府還應注重科技在通關中的應用。入境處已經推出了非觸式「e-道」及「港澳通關互用二維碼」服務等,這些措施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通關效率。未來特區政府應繼續加大科技投入,探索更多創新的出入境清關模式,確保旅客可以高效有序過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