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地黃金周一線直擊】黃金周體育熱 親子觀賽消費爽





門票餐飲紀念品人均花千元 「孩子喜歡就值得」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蘇雨潤、夏微 北京、上海報道)內地黃金周假期,在一線城市舉行的高級別體育賽事,成為人們規劃假期安排的重要出行參考。在北京舉行的2024中國網球公開賽、WTT中國大滿貫,在上海舉行的亞太地區唯一一站ATP1000賽事——上海勞力士大師賽,都在黃金周吸引到不少市民、遊人前往觀賽,其中以帶孩子一同觀賽的家庭遊客最為豪爽。香港文匯報記者在現場採訪,多位父母帶孩子一同觀賽,門票、餐飲及紀念品消費,人均都在千元人民幣上下,「孩子喜歡我們就覺得很值得。」
據統計,今年中網總票房創歷史新高,達到8,000萬元(人民幣,下同),入園觀賽人數約為30萬人次;WTT中國大滿貫賽票房也接近6,000萬元,賽事舉辦地首鋼園每日入園遊客量高達7萬人次。兩項大賽在國慶假期同期舉辦,極大推動了體育消費的持續升溫。
據香港文匯報記者了解,10月1日當天,國家網球中心鑽石球場、蓮花球場全部門票售罄,每天2萬張的外圍場地「歡享票」也統統賣光,總觀賽人流量達到4.4萬,再次刷新單日入場人數紀錄。據北京市體育局副局長陳傑介紹,中網全賽期觀賽人流量預計約30萬人,比去年預計增長50%,其中5個比賽日單日人流量超2.5萬人次。截至10月5日,約有14萬外地球迷和超1.3萬境外觀眾赴京觀賽。
現場體驗感佳 極具感染力
在北京上大學的張女士先是花費488元購買了2日晚場WTT中國大滿貫賽的E等門票,但作為孫穎莎的粉絲卻因場次原因未能見到。於是6日女單決賽,她又花費1,588元購買B類門票,全程觀看孫穎莎加冕奪冠。此外,她還購買了一件李寧的T恤和兩個紀念徽章。張女士告訴香港文匯報記者,現場觀賽的感覺非常不錯,大多數球迷都會遵守現場秩序,在球員發球時主動保持安靜,自覺不開閃光燈。「之後如果有機會的話,我應該還會去現場看比賽,因為感覺現場看的確氛圍會更緊張刺激,體驗感也更強一些!」
由於WTT票價較貴且一票難求,來自濟南的高珺娣則選擇帶孩子去看5日中國網球公開賽鄭欽文的半決賽。相比同天WTT888元的普通票,她在中網花費580元則能買到A類看台票。高珺娣告訴記者,孩子非常喜歡體育運動,這次國慶來北京正好趕上大賽舉辦,所以決定到現場觀看。除比賽外,她還給孩子在中網商店花費近200元,買了毛絨網球和小網球掛飾。「散場的時候,孩子和我說之後想學習打網球,這是之前在電視前看比賽不會有的感染力。」
讚好體育賽事 開闊小球迷眼界
在上海,史女士一家沒有在國慶假期出遊,「兒子是球迷,練網球的,特別鍾愛,所以每年都會來看。」史女士說,原本以前都是在電視上看上海大師賽,兩年前,兒子開始練網球,就開始現場觀賽了,「看專業球員現場比賽很有沉浸感,對他平時練球也有很大幫助。」這個國慶長假,史女士一家沒有出遊,截至7日已經有兩天來現場看比賽了,並且仍有計劃在後續的比賽日繼續到場觀賽。「這次看到出了很多周邊紀念品,作為一個資深周邊收集者,也是花了不少錢的。」據史女士回憶,今年門票的花銷依舊固定在2,000元左右,內場消費則差不多有1,000元。「比去迪士尼便宜,而且更有意義。迪士尼要買快通,還要買周邊,一般一家三口去一次就5,000元了。」
另一邊,從廈門到上海旅遊的金女士今次特別在行程中,安排帶兒子一起觀看6日晚間的上海大師賽。「小朋友正在學網球,這是第一次到現場看比賽。」金女士告訴記者,自己購買了420元的中檔門票,在了解到大師賽現場還有類似嘉年華的外場活動後,母子二人當天下午四點左右就抵達賽場,在外場遊玩消費,吃了簡單的晚餐,人均消費在500元左右。在金女士看來,對孩子在體育方面的投資是值得的,「我們並不是追求孩子未來走專業道路,體育本身能夠強身健體,多接觸一些體育項目,還能開闊眼界。」
當晚進行的男子32強賽事,中國選手吳易昺憾負世界第二阿爾卡拉斯,比賽打得精彩激烈。「很棒,以後還想來!」金小朋友告訴記者。金女士說,「未來『賽事遊』會是家庭出遊的一個安排思路,如果寒暑假有孩子感興趣的比賽,我們會預先看好賽程來規劃。」
關注賽事周邊 入手創意小物
同樣是6日晚間的比賽,對於季小姐來說這是一次久違的現場觀賽體驗。「上次來看還是2005年讀大學的時候。」這個黃金周,不想人擠人的季小姐選擇了錯峰出遊,國慶前一周休假旅行歸來的她剛好有了時間到場觀賽。「上上周才買票,算是比較臨時的計劃了。當時只剩了420元(檔)和再低一檔的票,以及一些類似於親子票的組合票,所以我就買了420元(檔)的。」餐飲上,喝喝奶茶、咖啡,吃個漢堡,季小姐花費差不多150元。季小姐坦言,每次現場看這種比賽,肯定免不了為周邊花一些錢,不過她買的不多,「三個小東西,大約花了200不到。因為有一些熱門款現場暫時售罄了。」除此之外,由於季小姐此前也未想到會到場觀賽,所以早在購票前就曾在賽事官方App上下單過一個網球玩偶。「如果明年國慶不出遊,應該還是會來看的,希望出一些有新意的周邊,如果到現場,還是會入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