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宜主動示範學術自由

  劉予涵 學研社成員、傳媒人、政策分析師

  最近,有外國機構發布報告指出香港學術自由倒退,但該機構的研究方法十分稀鬆,論述建基於有選擇性的簡單採訪,沒有實地調查與數據支持,並不具備社會參考價值,引起批駁。社會上一些討論亦值得政府參考。

  例如有學者向筆者透露,最近本地有教授「放棄」了數百萬港元學術經費,因其供職的大學有部門對接受這筆來自外國機構的贈款有疑慮。最後,該筆經費與研究項目轉去了東南亞某大學。亦有教授向筆者講述,因擔心不必要的麻煩,故刪去了過往課程中一些涉及內地案例。當然,這些都不能證明香港學術自由倒退,可能只是相關人士過度解讀國安法條文的過激反應。在筆者的採訪中,亦有學者拿着歐美機構的資助在本地開設政治學相關課程,至今沒有遇到任何問題。

  從制度看,香港依然享有學術自由。香港民眾的基本權利和自由在憲制層面受基本法保障。然而自由不止在於制度保障,亦在於社會信心與預期。近年香港進行深刻變革,很多人不理解這種變化,尤其一些特定行業從業者,為求安全只得自我審查,這是十分正常的社會心理。政府應當直面並化解這種心理,光靠重申立場無助解決問題,包括以更主動的姿態「示範」學術自由。

  例如,參照盛事經濟的思維設立專項學術活動基金,吸引更多世界頂級的學術會議、行業峰會來港舉辦。其次,政府應當鼓勵各類機構邀請世界知名學者來港交流,即使在某些領域持批評態度,也應有「請人來講自己壞話」的胸襟。官員亦應盡可能出席有爭議話題的學術活動,用行動表達支持學術討論自由的姿態,要相信真理越辯越明,這樣有利外界對香港學術自由的信心,進而實現打造高端人才集聚高地的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