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物裏的文明】大漆:中國古文明瑰寶 戰國漆器揭開璀璨篇章
漆,來自我國神奇的漆樹。割開漆樹樹皮,從韌皮內流出的白色黏性乳液,經加工後可製成塗料,稱之為「漆」。中國漆有着豐富的內涵、深沉的底蘊和寬廣包容的胸懷,故也被稱為「大漆」。
中國是大漆使用的先行者,藝術的發祥地,也是世界上第一個形成大漆文明的國度。中國大漆文明源遠流長,在新石器時代前就已曙光初露,春秋戰國是漆器藝術在中華大漆文明歲月長河中最為璀璨的明珠。我國先民用勤勞的雙手、智慧匠心的精神創造出源遠流長的輝煌漆器藝術,滋潤了中華文化,也豐富了世界文明。
春秋戰國是中國漆器發展的重要階段,尤其在戰國時期,漆器的工藝已經達到了第一個繁榮期。在眾多地區發現的漆器實物證明,這個時期的漆器數量品種之多、工藝之巧、紋飾之精美,無論是從哪個方面來看,都大大超越前代。漆器的胎骨至戰國時期已相當完備,木胎之外,還有竹胎、絲麻、皮胎、夾紵胎、陶胎、金屬胎等10多種胎骨。其中,「夾紵」 是以麻布與大漆層層相疊,待所塑器物成形乾涸後,再將泥胎挖出,形成內心中空的造型,可以說是最早的翻模技術,古時佛像每多用此法。
據漢代《鹽鐵論·散不足》記載,當時漆器 「一杯用百人之力」;而漆器大件如桌案、屏風,則 「一屏風盡萬人之功」;故其價值相當昂貴,在當時,甚至一漆杯可值十銅杯。故有 「百里千刀一斤漆」 的說法。非為如此名貴,實是工藝要求極高。為顯示製作繁複而精細,耗時耗工,更需要分工明確專人負責,甚至比青銅器的冶鑄還要複雜費時得多。據稱每道工序,都要專人掌控並署名負責,是一個龐大的工作序列。
戰國漆器的色調以紅色和黑色為主。《韓非子·十過》中記載:「禹作為祭器,墨染其外,而朱畫其內」被認為是對早期漆器的描述。器內塗朱紅色,明快熱烈;外髹黑漆,沉寂凝重。紅黑相對比,共同襯托出器物的大氣典雅、富麗堂皇,呈現出獨特強烈的裝飾效果。尤其是戰國中期出現的夾紵胎和薄木胎,成為戰國漆器中不可多得的珍品。
楚國漆器是戰國漆器中的傑出代表,其突出表現不僅體現在該時期和地區出土的文物數量上,最主要在其紋飾的豐富多姿多彩,和同時期的青銅器相比,顯現出強烈的時代和地域特徵。楚族原來是華夏族的一支,楚人的祖先最早活動在黃河流域的中原地區,後來,他們的一支在上古民族衝突的漩渦中,在敵對勢力的壓迫和打擊下,逐漸南遷。楚國處於長江漢水流域,生長着大片漆樹林,有豐富的竹木資源,這正是楚國漆器製品高度發達的其中一個主要原因。另外,楚國漆器工藝的發展還與其疆域的開拓和社會、經濟、文化互有相關。除了中原文化和漆器裝飾技術的影響,楚國還與秦、巴、蜀等國廣泛接觸,在接觸的同時使得漆工藝得到長足發展,同時也繼承了當地早期漆器工藝的成果。楚國漆器在戰國時期獨佔鰲頭還與其細緻的分工,包括製胎、塗漆、描繪、打磨等不同分工,並注意和金工的結合,和程序較高的標準化生產有關。楚人以鳳鳥為祖先祝融的化身,是其崇尚鳳鳥、崇尚紅色的原因之一;楚國漆器中常見的黑紅配搭,給人虛幻深沉的氣氛;楚人尚巫,故使得楚地的藝術帶有一種離奇怪異特點的感覺。
東周時期由於禮制的存在,形成了漆器的等級格局。與早期楚國漆器中常見的鼎、豆、壺、蓋盒等以禮器為主形成鮮明對比的是,戰國中晚期的實用器具日益增多。許多漆器品類已廣泛應用於日常生活的各個方面。據考古所見,楚國漆器品類齊全,包括禮器、樂器、生活日用品等數十餘種。其中樂器是禮器的重要組成部分,楚地出土樂器繁多,八音齊全,比如樂器有懸鼓、建鼓、瑟、笙、簫、琴、築等,飲食器類有盛食器、酒器、水器等,包括帶蓋及或無蓋的豆、杯、勺、案、酒具盒、食具箱等,大小不一。新型器皿不斷湧現,成為這個時期漆器品種類別變化的一大特點。從這些漆器當中可以看到,楚國皇室貴冑生前使用的漆木器等生活用具製作精巧寓意豐富,成為最能展現楚人浪漫情韻和藝術風韻不可或缺的物質載體。
《左傳》記載:「國之大事,在祀與戎」。「禮崩樂壞」 使得集聚地位、權利、榮譽於一身的青銅器在此時失去象徵意義,逐漸偏離主流。然而在日常生活市場的競爭中,漆器以其強大的包容性、日常實用性、獨特的裝飾性取代了青銅器,成為當時的主流寵兒。●文、圖:彭國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