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資熱錢湧港 恒指飆千三點
大市成交4340億第3高 對沖基金追捧中資股
港股第3季末展開強勁升浪,踏入第4季,國慶假期後延續升勢,恒指連升第6個交易日,昨天再飆逾1,300點,累積升近4,200點或兩成。雖然滬深股市休市,北水暫停,但外資熱錢湧入港股,大市成交額達4,340億元,為歷史第3高。外資大行指出,內地遠超預期的刺激措施推動下,全球對沖基金上周追捧中國概念股,金額更創單周新高。
恒指昨高開155點後升幅持續擴大,最多升1,534點,高見22,667點,是去年1月底以來高位。午後升幅稍為回順,全日收漲1,310點或6.2%,報22,443點,成交額逾4,340億元。國指收報8,041點,漲531點或7.1%。恒生科指勁升405點或8.5%,收報5,157點。
投資者加大對中國配置
高盛發表報告指,內地以遠超預期的刺激措施推動下,全球對沖基金紛紛入場,大量投資者加大對中國配置。買盤主要集中在消費、工業、金融及信息技術相關股份;能源股是唯一被對沖基金小幅拋售的板塊。
根據LSEG理柏數據,專注投資於中國股票的ETF,在9月最後3個交易日中錄得24億美元的資金流入,年初至9月25日期間則錄27億美元資金流出。換言之,全年流出資金幾乎在過去數日回流。
紐約梅隆銀行亞太地區高級市場策略師Wee Khoon Chong指,「看到中國國慶長假後,(投資者)對中國股票的購買興趣大幅上升,令人鼓舞。外國長期投資者從上周四(9月26日)開始強勁買入,表現出明顯的情緒轉變。」
此外,全球最大資產管理公司貝萊德近日也「轉軚」唱好A股,將投資評級上調至「增持」。貝萊德去年9月將中國股票評級降至「中性」。
該行表示,考慮到內地政府推出各種重大財政刺激措施,且內地股市相對其他主要市場,仍處於歷史低位,將可吸引大量投資者重新進場,故短期可適度加碼中國股票。
不過,貝萊德指出,長期來看,中國仍面臨結構性挑戰,例如房價下跌一直是經濟增長緩慢和通縮主因,若財政刺激政策效果令市場失望,或貿易限制再升級,該行可能再調整看法,暫時繼續維持審慎態度。
港股走勢仍處尋頂格局
思睿集團首席經濟學家洪灝指,在缺乏北水下,港股仍錄得高額成交,顯示外資重回港股。較看好券商和內房板塊,市場也相信政策能逆轉房地產頹勢。若今次「組合拳」能推動內地經濟持續復甦,明年香港新股市場可望重拾動力。
股票分析師協會副主席郭思治稱,大市在14個交易日累升5,676點,步伐急促,但目前交投暢旺,在大型動力支持下,走勢上仍處尋頂格局。
不過,10月上旬升勢過急,到中旬時升勢或難以持續。由於今次升浪是由政策及資金主導,一旦資金入市態度稍見審慎,大市可能出現回吐行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