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境童出行更省時 「期待口岸大變樣」

  目前,公交車和旅遊巴士上下客地點距離口岸較遠,要步行十餘分鐘才能抵達,不少港人拖着沉重的行李箱,在坑坑窪窪的路面上行走。而在私家車和網約車等候區域,因滯留車輛較多,旅客等候時間普遍較長,有香港跨境學童直言,自己平時放學回家,在口岸等候網約車用時平均10餘分鐘,最長曾等過27分鐘,遇到下雨和暴曬,時間還會更久。

  在香港屯門上小學五年級的豐同學表示,他每天早上6時30分出門,由媽媽開車送到口岸,車程約10分鐘,為了不遲到,經常要在口岸外圍路邊下車,再走到出入境大樓。放學時則在人行通道廊橋下等候,雖然有私家車通道,但是經常擁堵,非常不便。他家住人才公園附近,13號線開通後,僅需一站即可到人才公園站,票價2元,路途時間會節省一半以上。

  在香港屯門上中三的陳誠同學則表示,口岸改造後,最期待有固定的非機動車輛停放區,「因為口岸交通太不便,所以我平時是騎單車到口岸,現在改造電單車和自行車停放的地方都比較亂,希望之後能有大改變。」據香港文匯報記者了解,此次改造後,設置將有專屬的非機動車輛停放區,方便更多市民出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