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評】借助AI滅罪 健全相關法規


  隨着AI(人工智能)時代的來臨,給社會帶來前所未有的機遇,同時也引發了不少挑戰,尤其是在網絡安全方面。警方因而加強與網絡安全公司合作,新增「AI密探」主動出擊,取得不俗效果。各方應認真從中吸取經驗,未來在對付科技罪案,特別是面對大幅上升的網絡詐騙,要盡量多借助科技手段自動滅罪,才不致頭痛醫頭,疲於奔命。

  AI技術不斷發展,除了為各界提供數之不盡的好處之外,現實上亦被不法分子利用進行更加複雜和精準的犯罪。例如,不法分子用AI能極短時間內生成仿真度極高的釣魚郵件,或模仿合法通訊,自動輕易竊取企業或個人的隱秘資料,令攻擊更有效率及更難偵測。本港警方今年首7個月,已經錄得19,257宗科技罪案,較去年同期上升6%,當中約八成為網上騙案,損失金額約為30.8億元,上升26%。香港網絡安全事故協調中心本月初亦表示,網絡犯罪利用AI針對本港網絡釣魚、惡意軟件和殭屍網絡攻擊的趨勢上升,今年第二季處理的網絡保安事故達3,058宗,按季上升27%。

  過往,當局應對相關罪案的策略相對保守被動,很大程度還依賴各方保持警覺及傳統情報交換等網安合作,在應對AI被不法分子「武器化」新趨勢時,愈來愈力不從心。警方主動出擊,與網絡安全公司公私營合作舉行「狩網運動」,為企業提供免費網絡安全漏洞測試,令企業更能對症下藥,提升安全防護水平。去年的經驗顯示,約八成參與的機構被發現存在網絡漏洞。香港生產力促進局及私隱專員公署最近的一項調查亦發現,73%受訪企業在去年遭到網絡攻擊。綜合以上,明顯可以看出,當局實在很有必要使用科技手段主動出擊。

  事實上,現在犯案有自動化趨勢,與之對抗理應也要更自動化。不過,AI被用於滅罪,同樣本身也正成為攻擊目標,已有個案顯示黑客有可能操控或篡改AI模型,以達到不當目的。因此,本港仍需從速健全與AI 相關的法規體系,加強與國際緊密合作,以更有效監管AI的使用規範,這樣才能放心地運用A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