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花綠葉講究配套

  荃葵

  筆者看戲有個習慣,看演員演技、內容構思之餘,也看其服飾和場景包裝。看古裝戲兼顧更多,演員的言行舉止別帶現代感、服飾和場景都應有古味。故事可以稍誇張,不必如文獻般實實在在,始終戲劇帶有娛樂性,容許編導演有創作空間。但也要有個「譜」,例如七品官不能穿着一品官的服飾。明明尚是簡牘記事朝代,就別出現紙張。優秀戲劇可以當作課堂,觀眾高度集中欣賞,覺得有所得着,這戲才有價值。

  筆者看展覽也「看全套」,譬如看書畫展、文物展,看主角作品之外,也看介紹作品的手法,哪怕是簡短說明,並不要求字斟句酌、文采斐然,但起碼要恰如其分,紅花綠葉,相得益彰。

  那天看一個書畫展,發現一幅本來頗有水平、寫王維《山中》的書法,旁邊的小卡紙介紹卻變成「李白:《山中》」。李白和王維都是唐代大詩人,但也不能張冠李戴。如此赫然在目,對作品觀賞也大打折扣。其他展品小卡紙上有作者自我介紹,有些只有作者名和作品名,有一張什麼介紹也欠奉。小卡紙有以書釘釘在作品旁的屏風上,更多的是用萬字夾夾在書畫掛軸上,也不怕破壞掛軸。有一張竟用上女孩髮夾。有西畫的介紹卡紙楔入畫框一角,掩蓋畫角,破壞了畫的完整性,也讓卡紙成了畫的一部分,很不合適。有的字印錯了,有人用筆刪改。如此這般,馬失前蹄比比皆是。

  無疑拍戲不容易,辦展覽也不輕鬆,工作繁重不足為外人道,台上一分鐘,台下十年功,但既然要做,就應盡量思慮周全,配套馬虎,令人失望,今後當引以為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