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塊透視】港股成交大漲 入市宜設好止賺止蝕

  耀才證券研究部總監 植耀輝

  中東局勢再度引發全球關注,而以色列之一舉一動更可能牽一髮而動全身,令當地局勢更混亂。以色列之科技實力數年前已曾在本欄介紹過,當時之關注點集中於如何利用大數據應用於不同領域上;至於科技發展方面其實亦相當值得關注。值得一提的是,原來以色列於美國上市之公司超過100間,大部分均為科企,上市數量僅次於美國、加拿大及中國,所以單論科技實力而言,以色列確實不容少覷。

  樂觀氣氛能否維持成關鍵

  當然要談談內地及香港股市最新表現。在內地三大監管機構出動「組合拳」,推出多項針對經濟、樓市及股市之措施下,內地及香港股市均顯著抽升,當中恒指及科指本周便累升13%及20%,上綜指及深成指升幅亦達到12.8%及17.8%。今次措施涉及層面之廣相當罕見,亦反映出內地監管當局支持經濟發展之決心,因此內地及香港股市如此亢奮亦正常;當然,現時要判斷相關措施/政策成效仍有待觀察及視乎執行力度,但最重要是樂觀氣氛是否能維持,而此等因素於A股市場尤其重要。

  觀乎滬深兩市成交便連續三個交易日突破萬億元人民幣,由於A股投資者以散戶為主,成交量之多寡直接反映A股投資氣氛。若未來成交持續暢旺,則A股行情未必會太差,港股亦應「有運行」!當然,港股昨日成交亦創歷史新高,達到4,457.5億元,不過同時亦要留意市場之波動性亦有所增加,畢竟累積升幅相當驚人,故現階段始入市的話,則最好先訂止賺止蝕之部署。

  港股美股並非「你升我跌」

  至於有一種說法提到資金有望從美股回歸,筆者並不認同,雖然聯儲局減息半厘令投資者關注經濟前景,惟美股強勁未見改變,道指標普破頂,納指亦離頂不遠,何況AI相關板塊近日亦已重拾升勢,加上選舉年因素,筆者仍會繼續看好美股。而最後一點就是,投資市場並非一定「你升我跌」,若是升市的話,「Why not BOTH?」

  本版文章為作者之個人意見,不代表本報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