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新節水灌溉技術 提高產量防蟲害

  張建華的農業科研於學術界深具影響力,早在2008年,他便獲著名科學期刊《自然》評為五位「可改變世界的農作物研究者」之一,並曾兩次獲得國家自然科學獎二等獎,以及國家科技進步獎項;而在2024年Research.com的「頂級植物科學和農學科學家」排名中,他位列全國第四、全球第二十七。

  農民家庭出身 視袁隆平為榜樣

  出身於農民家庭的張建華,年輕時曾代表村裏生產隊參與雜交水稻試驗計劃,一直視袁隆平教授為榜樣。在炎炎夏日,他每天工作20個小時,忙着收割和插秧,十隻手指頭都破爛不堪,一有機會坐下便要睡着,因此他自小便深知農民耕作的艱辛,立下讓農民不再受苦的決心。帶着這個樸實的願望,自從考入農學院上大學時起,他便圍繞着農作物節水增產展開至今大半生的研究探索。

  他指,中國最大的糧食產地位於淮河以北、燕山以南、太行山以東,這些地區地勢平坦,溫度雨量非常適合種植水稻、小麥等,不過對西北乾旱地區來說,如何有效利用水資源和節水成為最大挑戰。

  他解釋,當降雨不足、水資源短缺,耕種就需要仰賴地下水補充,惟長期過度抽取地下水亦會造成水位下降導致地陷,土地缺水更會造成綠洲消失及沙漠化等問題。

  張建華早年的研究發現,當植物根部處於乾旱土壤時,會釋出酵素傳達訊息控制葉的刺孔關閉,減少水分流失,因此他認為只要找出對應方法,所有農作物都有節水的潛力。他的這些發現隨後應用於節水灌溉技術,引入了「分根區灌溉法」,可使西北乾旱地區的農民將灌溉水量減半。

  他又分享:「種植水稻需要的水量最多,因此節水效果最明顯。我們更發現,水稻在灌漿期進行節水,會產生一種『垂死的危機感』,將所有營養都輸送到稻穗,以求『傳宗接代』。種子吸收充足養分便會合上穀殼,變為成熟的稻米,反而有利於提高產量,同時有效防治病蟲害,還能減少甲烷排放,保護環境。」

  事實上,這套水稻節水栽培方法,得到了內地相關單位的大力支持和投入,由鄉鎮到縣級再到省市級的農業技術推廣機構,都有積極參與其中,在全國各地組織培訓活動,指導農民如何有效管理水資源。張建華表示:「透過這個農業推廣體系,我們將新技術進行試驗,然後進行示範,並邀請體系的專業人員協助我們向內地農民傳達這些信息。」這些農業技術推廣人員也會在田間試驗田中協助進行實驗、收集數據,並向研究團隊反饋信息,以評估技術的成效。這位從農田走來的科學家,終於成功將手裏的小種子,培育成造福廣大農民的科學成果。

  喜落田與農民交流 了解新技術

  還有兩年便達退休年齡的張建華,從未停下他耕耘的心。他對香港文匯報分享道:「如果我有假期,我喜歡回村看農民如何種田,了解他們的新技術。現在留下來種地的農民都是很聰明、很有本事的,他們累積了多年的經驗,與土地打交道,他們才是最專業的。觀察他們如何種植,可以為我們的研究提供啟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