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回逾600生物樣本 10新物種待驗證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陸雅楠、鍾健文)國家深海基地管理中心副主任、今次國際航次的聯合首席科學家之一的許學偉在昨日國際研討會的學術研討部分,總結了「深海一號」與「蛟龍號」的西太平洋國際航次報告,並介紹了2022年以來的技術進步和重要里程。
他提到,是次考察期間,團隊面對了不少挑戰,包括遇到4個颱風,必須時刻留意天氣變化以調整工作計劃,他也展示了船員拍攝的10米巨浪拍打船身的影片,呈現了工作的艱辛。儘管如此,航行者們始終堅守着「The science we need,the ocean we want」的目標,懷揣着三個主要探索點:「哪些因素決定海山區的生物地理區系分布?地形特徵如何影響生物多樣性?水動力學如何影響物種的傳播?」最終圓滿完成了深海探索工作,帶回來了超過600個生物樣本,當中包括10種待被驗證的新物種。
從2012年創下下潛7,062米的紀錄,到如今成功完成了300次下潛任務,「蛟龍號」在不斷成長中持續穩健前行。許學偉指出,在本次航次的18次下潛中,平均水下時間達到8.8小時,最長達10.8小時,而搭載4K高清攝錄機在過程中保持穩定的紀錄;在JL311潛次中,「蛟龍號」跨越了兩座海山,水平航行距離達4.2公里,兩次爬高900米,一次下沉400米;在JL310潛次中,「蛟龍號」在5,600米的大深度下,以兩節速度走折線定向航行,在1小時內快速航行了2.3公里。「所有這些紀錄都是『蛟龍號』在這次任務中的勳章,亦是國家海洋工程的重要里程碑。」
介紹聯合國「海洋十年」背景
這次西太平洋科研考察,是由港科大參與領導的「數字化深海典型生境」大科學計劃的一部分,而該計劃亦是由國家主導、聯合國批准的「聯合國海洋十年大科學計劃」之一。昨日下午的國際研討會圓桌論壇上,國家自然資源部第二海洋研究所研究員王雲濤,便詳細介紹了有關計劃以及聯合國「海洋十年」背景、研究深海海底的原因、全球深海典型生境及其發現,以及航次觀測與國際交流合作。
王雲濤指出,「數字化深海典型生境計劃」主要目標包括:識別典型深海生境特徵、類型及分布,全面提升對其理解水準,以繪製典型深海生境地圖;了解典型深海棲息地的物質和能源連通性;研究典型深海棲息地之間的資訊流,例如物理、化學、營養和行為資訊,以構建一個集成多個學科、變數、尺度和概率的數值模擬系統,來準備反映深海棲息地的整體情況;以及透過觀察典型深海生境在自然變化與人類活動作用下的演化,構建關鍵深海區域自然變化的生態系統基線監測,評估其抵抗力和韌性,並針對不同人類活動影響下的典型棲息地提出評價和指南,為深海的利用和管理提供「海洋十年」解決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