靚名迎萌娃 盼港「家安」「興邦」


市民紛獻名首重好意頭 「繽繽」「紛紛」同成大熱之選
中央政府贈送香港特區的一對大熊貓將於明天抵埗,與市民共賀國慶佳節,香港特區政府將在10月進行全港性的徵名比賽,為這對原名為「安安」、「可可」的大熊貓重新命名。比賽未開始,市民已創意大爆發,想出各種好意頭的新名,馬太對香港文匯報表示:「我想給牠們取名『吉吉』、『利利』,希望牠們大吉大利。」洪先生說:「男的叫『平平』,牠本身叫『安安』,新舊名加埋就是平平安安。女的叫『家家』,家庭的家,寓意香港是一個家。」謝小姐說:「叫『財運』、『亨通』,(帶來)一些財運,讓香港經濟好些、可重新復甦。」 ●香港文匯報記者 王僖
不少網民踴躍為一對大熊貓的名字獻計,有人直接建議命名為「香香」及「港港」,另有人建議切合香港景況或對未來的期盼改為「繽繽」、「紛紛」;「榮榮」及「華華」。中國香港代表隊早前在巴黎奧運表現出色,有網民建議以兩名奪金運動員的名字為大熊貓命名,即「家朗」及「旻憓」。亦有國家觀念重的網民建議改為「國國」、「安安」;「國安」、「家安」;以及「建國」、「興邦」等。
這對大熊貓已5歲,一直被人叫慣作「安安」、「可可」,日後改新名,牠們能否認出是自己的名字?中文大學醫學院生物醫學學院講師鄧美娟表示,一些聲音指令是很簡單,亦很重複,要讓大熊貓適應到或辨認到,就要作出相對應的動作。「另外一個就是身體語言,所以若海洋公園的飼養員及都江堰的飼養員,所用的聲音命令或身體語言都是一致,大熊貓就會根據名字,做到相對應的動作。」
專家:發音勿與日常指令太似
內地專家介紹,首先要為大熊貓取短而有力的名字,且應避免發音與日常指令過於相像,以免混淆。然後飼養員就要努力以食物和獎勵機制,讓大熊貓建立正向聯繫,讓大熊貓對這個名字產生強烈連結,聽到名字就會積極回應。此外,訓練大熊貓要有耐心,當大熊貓沒有回應時,不要重複呼喊名字,這樣會讓大熊貓很疑惑,可能造成反效果,「往後你只喊一次就不會理會。也千萬不要大叫或大聲用斥責的語氣喊大熊貓的名字,大熊貓或許將名字記憶變成負面信息。」
不過,大熊貓其實並不理解人類的命名行為。例如四川大熊貓基地頂流明星熊貓「和花」(小名「花花」),聽到別人叫牠「花花」似乎沒反應,當聽到將其養大的飼養員譚爺爺大叫「果賴(過來)!果賴(過來)!」「花花」就會雙眼一亮,飛奔而來。不少網友開玩笑說,「花花」可能以為自己名字叫「果賴」。原來譚爺爺每次開飯前,都大叫「果賴(過來)!果賴(過來)!」所以四川基地所有熊貓,都只對「果賴」的叫喊聲有迅速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