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慶75周年之創科大踏步】國家科技正蓬勃 惠港創科展所長

●吳宏偉於內地斜坡現場考察。 受訪者供圖
●吳宏偉於內地斜坡現場考察。 受訪者供圖

●吳宏偉接受香港文匯報專訪。香港文匯報記者郭木又  攝
●吳宏偉接受香港文匯報專訪。香港文匯報記者郭木又 攝

  吳宏偉:獲國家支持推動 科研成果有望推廣到「一帶一路」沿線國家

  曾多次獲得國家科技獎項的香港科技大學土木及環境工程學系講座教授吳宏偉在接受香港文匯報訪問時表示,近年國家於包括量子科技、農業生態、綠色能源、航天科技、高鐵等多個範疇以驚人速度蓬勃發展,已達到國際先進水準,更積極將基建理論和應用技術推展開去,帶動周邊國家及地區共同發展。他特別提到,在國家支持及內地優秀學者推動下,其在港開展的斜坡治理科研成果,不但能於大灣區其他城市使用,亦有望推廣到「一帶一路」沿線國家以支援當地基建,守護民眾性命財產安全;那正是中國科學走向國際過程中,發揮香港力量的體現。●香港文匯報記者 莫楠

  在迎來國慶75周年之際,身為土力學與岩土工程領域世界領先學者的吳宏偉接受香港文匯報訪問,從其專業領域回顧國家科研上的成就,及探討香港在祖國發展科創大局下的角色,和如何善用香港獨特地位。

  他指出,就當前全球科學影響力而言,「中國學者不論是在國際期刊上的發文量,專利取得數量,還是在國際學會中擔任主席等方面,都清楚展現出國家在多個科技領域的發展已達國際頂尖水準。我在2017年至2022年間擔任國際土力學及岩土工程學會主席,是有史以來首位華人主席,這是最好的證明。」

  中國已成全球技術領先者

  吳宏偉認為,在量子科技、農業生態、綠色能源、航天科技、高鐵等範疇,中國已成為全球技術領先者,透過建立完善的產業鏈和製造業體系,與國際接軌,推動全球經濟邁向綠色轉型,減緩全球氣候變化影響,並在國際舞台上擔當關鍵角色。

  在量子科技方面,他指出,中國於2016年發射了世界首顆量子通訊衛星「墨子號」,能解決光纜中的光子損失問題,並以此為基礎建立橫跨數千公里的量子網絡地面站,有望建成「天地一體化廣域量子通訊網絡」。

  在農業生態領域,中國於水稻、黃瓜、扇貝等作物的基因學研究與應用上遙遙領先的貢獻同樣引人注目,增強了農作物的抗逆性和適應性,為全球糧食安全和農業可持續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其中「超級水稻」的研發成功,不僅能幫助中國人民,更透過與非洲國家協作,為解決糧食短缺問題提供了解決方案。

  國家科技蓬勃發展的同時,更透過對香港科學家的認可與支持,提供更佳舞台讓香港創科發揮自己所長,服務國家以至人類所需。吳宏偉先後獲得2015年度國家科技進步獎二等獎,及2020年度國家自然科學獎二等獎,也是疫後首位獲得何梁何利基金科學與技術進步獎(2022年度)的香港科學家,作為國際一流的斜波治理專家,他最為人熟知的研究,是應對極端天氣和山泥傾瀉的新型預警系統。

  目前,全球通常採用單一層面對抗泥石流的防護機制,例如在斜坡底部興建混凝土泥石壩或安裝泥釘等設備,以減少泥石流對周邊設施的影響。吳宏偉指出,水泥製造會排放大量二氧化碳,對環境帶來不小負擔,形成惡性循環,為此他和團隊設計了一套生態型三層覆蓋系統,利用建築廢料和天然土壤構建,可節省材料使用量達三至四成,亦無需防水土工膜,達到環保、美觀和減碳的效果,讓防災措施融入自然之餘,還能有效從源頭阻截或減緩泥石坍塌速度,保障市民生命財產安全。

  部分成果獲中科院院士認可

  團隊部分研究成果不僅已納入香港特區政府相關規範,更獲得了中科院院士、斜坡專家崔鵬的認可和支持。吳宏偉分享道:「崔鵬院士作為國家自然災害研究領域的領軍人物,多年前已擔任中國—巴基斯坦地球科學研究中心的首席科學家。崔院士積極參與我們團隊在預防和預測自然災害方面的研究,並密切關注我們的進度,提供寶貴幫助。在國家和像崔院士等優秀學者的支持下,我們這些研究成果不但能搬到大灣區其他城市使用,亦有望推廣到『一帶一路』沿線國家以支援基礎建設,走向國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