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電影撥開迷霧 探討人性理解社會 黃建新:創作需敢想敢寫敢觸及
「真實是第一位,技巧是第二位。」正在西安舉行的第十一屆絲綢之路國際電影節,連日來迎來多位重量級的嘉賓參與。作為中國和羅馬尼亞電影行業的領軍人物,中國電影導演、編劇、監製黃建新與羅馬尼亞導演、編劇克里斯蒂安·蒙吉,在西安圍繞「現實與影像現實」展開了一場深度對談。●文:香港文匯報記者 李陽波 西安報道
兩位資深電影人的對話,不僅揭示了他們如何通過鏡頭講述複雜的社會問題和人性深處的情感,也為大家提供了關於電影藝術的不同思考路徑。他們不僅從更廣闊的視角和維度分享了對現實主義電影的理解與創作經驗,同時兩人亦都特別強調,電影應忠於現實,通過細節、自然光、長鏡頭等技術手段展現生活的真實。
作為從西安走出來的「第五代導演」代表人物之一,黃建新先後執導和監製了《站直囉別趴下》《求求你,表揚我》,以及《建國大業》《建黨偉業》《建軍大業》《我和我的祖國》等眾多經典影片。在多年的創作歷程中,黃建新通過結合中國當代歷史的發展脈絡,創造了一種既寫實又頗具幽默感的電影風格。
黃建新認為,電影與小說不同,小說可以通過描寫讓讀者產生聯想,但當電影將內容展現在觀眾面前的時候,觀眾是沒有選擇的,看到了什麼就是什麼,「電影的鏡頭客觀性就在這裏,不管是非現實主義還是現實主義,展現在大家面前一瞬間的畫面是固定的,你只能看這個。」
蒙吉冀作品客觀反映社會現實
對於現實主義與電影語言的探索,本屆絲綢之路國際電影節評審主席、第69屆康城國際電影節最佳導演獎獲得者、羅馬尼亞導演克里斯蒂安·蒙吉坦言,作為電影人和導演,電影手法的使用及具體創作的方法是有着巨大使命的。「我們需要通過一些非常細小的手法去表現現實,但是又需要用一種同樣非常細膩的方法,以幾乎不讓人察覺的方式使觀眾可以感受到內心,這甚至是一個無聲的過程。」
電影不僅是娛樂,更是人性的探討和對社會問題的反思。關於為什麼要拍電影,蒙吉表示,是為了能夠通過鏡頭去發現社會的各個方面,他希望大家能夠切實地看到電影的真諦,或者說生活某一個方面的真諦。「我並不想讓我的作品僅僅反映我個人的觀點,我希望它能夠非常客觀的反映出社會的現實」。
對於蒙吉的看法,黃建新頗有同感,他表示,每個人都身處龐大的社會之中,大家都想從情感和理性的角度去進行梳理,去找到能夠追尋的東西。「我們電影人其實都抱有這樣的心態,發現一個問題,然後想把它揭示出來,覺得這個事情和自己所經歷的所有事情攪在一起,繼而希望能夠通過人物把這種情感帶出來,希望人們理解人物、理解社會,能夠撥開迷霧看到一絲光亮。」黃建新說,這就是電影的力量。
「首先要真切、要相信、要真實反映生活,真實是第一位,技巧是第二位。」在回答現場一名戲劇影視文學專業學生提問時,黃建新希望這位學生,能維持真實虔誠的態度,對電影充滿崇敬,還要維持敢想、敢寫、敢觸及以及真切的那個感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