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用內地龐大市場 可助港孵化產品

●吳宏偉在學術會議發表演說。 受訪者供圖
●吳宏偉在學術會議發表演說。 受訪者供圖

  作為科學家,吳宏偉最關心的是科研成果的應用價值。他認為,香港作為大灣區學術研究的核心,擁有五所世界百強大學,惟缺乏大規模市場孵化產品的機會,而全國14億龐大人口和市場,提供了成果轉化的關鍵平台:「以土木工程為例,中國參與的基建項目數量世界居首,施工過程中會發現大大小小的工程難題,都是推動基礎研究的寶貴數據和案例,也是我們測試研究方向的最佳平台。」

  吳宏偉指出,國家對科研投放了大量資源,單是清華大學的研究資金,已超過香港八所資助大學總和。根據國務院發布的2024年政府工作報告,今年的科技研究支出將增加10%,多達3,708億元人民幣,重點向基礎研究、應用基礎研究、國家戰略科技任務聚焦。

  香港亦得利於國家的創科投入,包括成立了16所國家重點實驗室及6所國家工程技術研究中心香港分中心,通過參與國家科技項目,香港科學家亦能獲得更多資金支援和資源保障,比如內地科研經費可「過河」在港使用,港校青年科學家可以參與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優青」評核等。

  港可參與國際會議 增國內外交流

  吳宏偉強調,香港作為最國際化的中國城市,香港科學家得以敏銳地捕捉並引入國際科研的最新動態、前沿資訊以及創新的研究方法,以擴大科研團隊的事業範疇,促進科研思路的多元化和國際化。因此,香港應充分發揮國際接軌的優勢,除在國際學術期刊發表文章,亦可更積極籌備和參與國際學術會議,加強國內外交流。

  在日益緊密的兩地合作中,他認為香港科學家將最前沿的科研方向引入,與內地科研人員共同交流合作,向國際發表研究成果,成為學術界走向國際的橋樑,為國家科技界贏得更廣泛的國際認可和合作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