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蜀道 文脈綿延 四百餘件文物感受大蜀道魅力

●西周象首耳卷體夔紋銅罍
●西周象首耳卷體夔紋銅罍

●故宮博物院藏畫家張宏所繪《蜀道難圖卷》展現明代蜀道情景。 主辦方供圖
●故宮博物院藏畫家張宏所繪《蜀道難圖卷》展現明代蜀道情景。 主辦方供圖

●張大千所繪的《李白行吟圖軸》。
●張大千所繪的《李白行吟圖軸》。

●持藥杵道教神像(左)和銅真武像。
●持藥杵道教神像(左)和銅真武像。

●銅佛像搖錢樹桿
●銅佛像搖錢樹桿

●在車馬過橋畫像磚中有關於樑柱橋的內容。
●在車馬過橋畫像磚中有關於樑柱橋的內容。

  「千載大蜀道,半部中華史」。由川陝甘渝「蜀道沿線三省一市」及北京、天津、遼寧等地相關文博單位策劃的「雄關古道 經緯中華——大蜀道上的天地人與中國精神」特展正在展出中。是次展覽分為四川博物院主展場和廣元市博物館、成都武侯祠博物館兩個分展場,首創蜀道文化專題的博物館矩陣展示。其中,主展場匯聚了430餘件/套蜀道主題相關文物,包括一級文物88件/套,將讓觀眾穿越時空,感悟大蜀道的魅力。展覽將持續至11月3日。●文、圖:香港文匯報記者 向芸 四川報道

  今次展覽聚焦蜀道本體和人文兩大主題,展出的文物涵蓋青銅器、金銀器、玉器、陶瓷、漆器、書畫、蜀繡等門類,數量、規格都堪稱「重磅」。四川博物院副院長、資深總策展人謝丹介紹,今次展覽立足蜀道多年的學術研究和蜀道考古重大項目的階段性研究成果,從歷史、地理、自然、工程、人文等多個維度,解讀了蜀道歷史文化,展示蜀道的開闢與發展過程,以及蜀道在國家統一、民族融合、商貿往來、文化交流等方面的作用。

  蜀道修建技術創造奇跡

  蜀道之所以「難於上青天」,是因為秦嶺的存在。古人因地制宜、就地取材、因循自然、化險為夷」,以無畏之勢構建黃河、長江流域文化交融大通道,以經緯之功連接起南北絲綢之路,甚至輾轉通達海上絲綢之路,加速了中華文明多元一體的歷史進程,亦促進了中華文明與世界文明的交流互鑒。蜀道見證了世界上歷史最為悠久、穿越地貌最複雜、道路最為艱險、保留遺存最多的古代陸地交通系統。

  展覽中的故宮博物院藏《蜀道難圖卷》就讓觀眾極為直觀地感受到了蜀道修建之難。該圖卷是明代畫家張宏與書法家韓道亨的書畫唱和之作,將李白詩作的波詭雲譎與韓道亨書法的筆走龍蛇、張宏繪畫的靈動傳神融為一體,相得益彰。值得一提的是,畫家並不追求面面俱到,僅截取蜀道一角,勾勒絕壑幽谷、飛流急湍、棧道高架、崖壁千丈等形象,映襯出蜀道崔嵬崢嶸、突兀森郁,構思布局別具一格。

  而是次展出的旅順博物館藏《蜀峰棧道圖》,則打破了常規尺寸,使用超高立軸形式描繪蜀山的雄奇聳立、蜀道的艱難險阻,溪水雲煙、曲屈流暢,行人棧道出筆嚴謹,讓觀眾彷彿可以穿越畫中,感受蜀道的巍峨險要。

  尤為難得的是,雖然千百年來蜀道上的棧道修復與道路維護工程連續不斷,但為保證蜀道林木資源的持續供給,歷代均頒布植樹造林各類政令,讓蜀道沿線鬱鬱蔥蔥的柏樹林留存至今。歷史文獻中明確記載的蜀道大規模植柏就有六次,「翠雲廊」是古柏群的核心地帶,總長300餘公里,現存古柏樹總數量上萬株。

  推動沿線商貿文化交流

  據歷史地理學者研究,秦蜀古道的交通系統由多條線路組成,可分為南北兩段。這些線路使位於中國西南腹地的巴蜀大地與其他區域產生了緊密的聯繫。正是由於蜀道的存在,使黃河流域和長江流域得以連接,南北不同文化交匯融合,孕育出獨樹一幟的巴蜀文化。

  比如,搖錢樹是漢代巴蜀文化的代表性器物之一,與古人死後升仙等思想有關。展覽中展示了四川成都、達州與甘肅武威等地出土的漢代石雕搖錢樹座。「南北絲綢之路沿線多地都出土了搖錢樹座,它們反映了蜀道連接絲路後巴蜀文化向外傳播的情況。」四川博物院副院長、資深總策展人謝丹說。

  同時,蜀道與通往青藏高原的高原絲綢之路相連接,促進了不同民族的經濟文化聯繫。展覽中眾多川西高原考古出土的青銅器上,兼有中原文化、北方草原文化和巴蜀文化因素,說明這片區域早在先秦時就已成為甘青地區與四川盆地之間的文化交融通道。

  蜀道沿線自古以來物產豐富,手工業發達,道路通達進一步推動了商貿發展。如是次展出的張虔釗墓出土的力士像石刻,經研究該力士是經陸上絲綢之路從西域販至中土,或經海上絲綢之路由南海諸國販至中土的黑人,稱為「崑崙奴」或「僧祇奴」。這意味着,唐五代時期成都與絲綢之路即有緊密聯繫。

  成為古代文化傳播路線

  「自古詩人皆入蜀」。從「蜀道難,難於上青天」的不可凌越,到「雲飛不到頂,鳥去難過壁」的巍峨險峻,從「長廊郁翠柏,斜陽照五津」的如畫風光,到「樓船夜雪瓜洲渡,鐵馬秋風大散關」的刀光劍影,從「雲連蜀道三千里,柳拂江堤十萬家」的如織來往,到「山川連蜀道,市井雜夷歌」的交流融通……蜀道自開通以來,歷代文人留下了眾多與之有關的文學作品,從表現蜀道的險峻到對歷史人生的感懷,蜀道文學構成了自己獨特的文化語境。展覽中的《李白行吟圖軸》、《蜀道難軸》、六經堂《分類補註李太白詩》刻本、《杜子美詩集》刻本等文物,都讓觀眾直觀地看到了與蜀道相關的文化留存。

  四川博物院的鎮館之寶之一——西周象首耳卷體夔紋銅罍,就反映了巴蜀文化與中原文化、荊楚文化的交流。導賞員表示,周人以鼎、簋等食器為重器,而古蜀人則以尊、罍等酒器為重器。在這件夔紋銅罍的紋飾中,象、牛等的寫實形象體現出四川地方的濃郁特色,夔龍紋、獸面紋等誇張的紋飾則帶着中原青銅文化的印跡。

  值得一提的是,蜀道亦是古代中國石刻造像藝術傳播的重要通道,以金牛道、米倉道沿途最早、最多。是次展出的銅佛像搖錢樹桿、比丘法愛造觀世音立像、十三人連體地藏菩薩銅造像、持藥杵道教神像等文物,都展現了蜀道上佛教、道教和各種民間信仰長期交融,促進佛教藝術的中國化和本土道教藝術的發展的歷程。

  蜀道不僅是「古代陸路交通活化石」,更是半部中華史的重現。因此,去年年底「蜀道考古」被納入國家文物局「考古中國」重大項目,其研究成果將全面展示蜀道的獨特地位及其對中華文明發展的重要貢獻,並助力蜀道申報世界遺產。

  【話你知】蜀道知多少?

  蜀道,是古代穿越秦巴山脈(秦嶺、大巴山總稱)由人工開拓出的宏大道路系統,連接關中平原與巴蜀大地,創造了世界交通史上的奇跡。從狹義上蜀道包括四川境內的路段,南起成都,北止於七盤關,全長約450公里。而廣義上的蜀道,南起四川成都,過廣漢、德陽、梓潼,越大小劍山,經廣元而出川,再沿褒河過石門,穿越秦嶺出斜谷,直通關中八百里秦川,全長約1,000餘公里。古蜀道至今已有3,000多年歷史,是保存至今人類最早的大型交通遺存之一,比古羅馬大道的歷史更為悠久。

  蜀道經過千年發展,形成「北五南三」的格局。北段的子午道、儻駱道、褒斜道、陳倉道(又名「故道」)均以今陝西西安為起點,穿行於不同路線翻越秦嶺後匯聚於漢中;最西邊的祁山道則是從今甘肅天水出發,翻越祁山、南下漢中的路線。

  蜀道南段則是從漢中南下巴蜀這一段,主要有金牛道、米倉道、荔枝道三道。其中,荔枝道北接子午道、南接今重慶地區;金牛道和米倉道又都包含多條不同線路,在不同歷史時期具體線路也會發生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