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觀察/美政客反華背後的政治投機主義\靖 偉

  美國近日掀起反華高潮,一邊是國會的瘋狂「反華周」,審議多條反華法案;另一邊是再次濫用301條款對華加徵關稅。大選年的美國,開始了政治投機與經濟冒險。

  美國眾議院「反華周」通過20多項反華法令,充滿對華忌憚、不安、焦慮以及妄想的複雜情緒。了解美國大選的人都知道,這是政治投機。因為美國兩黨政客習慣在4年一次的政治狂歡中,加入反華佐料,以便謀取個人政治利益。

  今年的美國大選,美國反華政客不再單純地把中國當靶子,而是把中國視為首要敵人。國會兩黨議員和兩黨總統候選人,在反華動作上可謂分工明確。

  共和黨眾議院議員主導反華,推出各種反華議案,民主黨議員則半推半就予以配合。兩黨合作,在國會上演全方位反華「二重唱」,雖然有些荒腔走板,而且還有些雜音亂調,但在反華主旋律上屬於「琴瑟和鳴」。因為兩黨議員都要通過浮誇的反華表演,向背後金主證明自己完成「任務」,總之是兩黨議員集體有意識的政治投機。這種政治投機既是美國政治的折射,也是美國兩黨政治生態的顯現,當然也是美國社會極化通過所謂民主勾兌後的政治現實。

  製造鼓噪吸引選民關注

  看看相關的反華法案,既有阻擊中國新質生產力(新能源汽車等)的,也有干涉中國內政的,也有要求美國對華進行出口管制的,林林總總、蠅營狗苟,這些法案形成了近年來美國反華歇斯底里的大雜燴。即便是稍有理智的主流媒體,甚至美國政府,都不認為這些極端的反華法案能發揮效用。

  儘管如此,推出這些反華法案的共和黨議員們盡了杯葛民主黨的職責,給共和黨總統候選人特朗普提供了助選,也為背後的利益集團發出了呼聲,因此不管反華法案能否落地見效,反華議員們政治投機的短期目標已經實現。反華成為美國基本意識形態的現實下,國會山主動靠前製造反華鼓噪,也符合美國社會的政治邏輯。關鍵是,在美國大選年,通過政治投機追求短期效應,也符合美國政治的習慣。

  至於兩黨候選人,他們的反華策略更有針對性。一方面,他們不會像反華議員那般無節操炒作反華議題,因為不管是否能夠當選美國總統,都需要拿出具體可操作的對華政策。另一方面,從特朗普時期到拜登時代,美國已經形成了相對成型的對華政策,即通過不斷遏制打壓中國,以維持美國在全球的霸權。但是,美國又不願和中國發生「冷戰」式零和博弈。所以,從哈里斯和特朗普的首場電視辯論就可看出,二人在中國問題上並沒有展開激烈辯論,而是簡明扼要予以闡述。

  民主黨總統候選人哈里斯指出,通過和盟友聯合對抗中國,以確保美國的全球領導地位和經濟利益,這也是拜登政府一直採取的遏華路線,哈里斯要「拜規哈隨」且要發揚光大。特朗普的反華策略更是簡單粗暴:繼續加徵關稅。兩位總統候選人的對華立場,也蘊含着三層複雜意涵。

  一是哈里斯繼續執行拜登時代美西方聯合對華路線,中國將繼續承受來自美西方的系統性全方位壓力。當然,中國在承受美西方合力打壓中國的同時,也可通過中美關係的相對穩定,避免中美關係出現不確定性風險。

  二是特朗普若上台,美西方的聯合遏華路線或破局,中國或可在矛盾中緩解壓力並尋得機遇。當然,中國也將面臨來自美國更猛烈的關稅戰壓力。

  三是美國對華經貿遏制手段黔驢技窮。9月13日,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宣布將對中國商品加徵301關稅。自9月27日起,中國製造的電動汽車的關稅稅率將上調至100%,太陽能電池的關稅稅率將上調至50%,電動汽車電池、關鍵礦產、鋼鐵、鋁、口罩和岸邊集裝箱起重機的關稅稅率將上調至25%,而包括半導體芯片在內的其他產品的關稅上調也將在未來兩年內生效。

  樹立危機感騙取支持

  由此看出:一是美國兩黨形成對華關稅戰共識。二是對華加徵關稅屬於飲鴆止渴的冒險之舉。一方面,中國適應了美國不斷加碼的關稅戰;另一方面,美國301關稅被世貿組織判斷違規,美國濫用301條款,不僅破壞基於規則的全球貿易關係,美國形象也因此而蒙羞。三是美國對華加徵關稅措施,曾讓美國通脹雪上加霜,連美國財政部長耶倫都認為應該取消或調整美國對華加徵關稅政策。此外,美國對華加徵關稅實施以來,已累計使美國企業和消費者損失2210億美元,也未讓美國從逆差變順差。美國對華加徵關稅,已經變成為了反華而反華的極端手段。

  更重要的是,哈里斯一再反對特朗普對華加徵關稅政策,拜登政府卻再次對華加徵301關稅,箇中政治內幕更令人無限遐想。

  大選年的美國,政治投機和經貿冒險疊加,兩黨陰謀和陽謀較之,還充滿了各種暗殺和背叛。反華,不過是美國大選的噱頭。

  智庫學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