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物修復、保養、運送流程
1 初步檢查
■ 初見一件文物時,修復師進行初步檢查,記錄基本狀况。
2 研究文物問題
■ 修復師與研究人員團隊釐清文物面對的問題,包括:文物時代背景、器物功能、材質、目前受損情況、受損原因等。
■ 必要時借助科技手段分析器物材質、成分等。
3 撰寫修復報告
■ 撰寫修復方案,包括修復方法、所用材料、所用工具、預期效果等。
■ 報告需經策展團隊和管理層審核,獲得專家一致通過後才能開始正式修復工作。
4 修復操作
■ 在不影響文物本身狀態的前提下,按需進行清潔,去除灰塵或污漬。
■ 根據修復方案進行修復操作,選擇合適的材料和方法。
■ 注重可逆性原則,避免使用不可逆的技術(如焊接),以便未來可進行再修復。
5 修復記錄
■ 修復前,記錄好文物最初狀態。
■ 修復過程中,不斷拍照、記錄文字,詳細記錄文物的狀況和每一步修復操作。
■ 修復完成後,撰寫修復報告,詳細記錄所用材料和方法,以便未來的文保人員能夠了解之前的修復過程和材料,減少重複研究的時間。
6 持續監測與評估
■ 展示時,將文物安置於合適的環境,控制展廳和展櫃的環境條件,防止二次受損。
■ 無論是展示或保存,都要對修復後的文物進行持續監測和評估,確保其穩定性。
■ 有需要時進行進一步的修復或保護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