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端槍一樣端相機 著名戰地記者張崇岫逝世

  圖:張崇岫攝影作品
  圖:張崇岫攝影作品

  【大公報訊】記者趙臣合肥報道:內地著名戰地記者、中國文聯終身成就獎(攝影)獲得者張崇岫,9月6日晚9時許,因腦梗在安徽合肥逝世,享年95歲。張崇岫的遺體已經送往殯儀館,將於9月12日舉行遺體告別儀式。

  張崇岫曾先後參加淮海戰役、渡江戰役、抗美援朝戰爭,在戰場一線拍攝了千餘張戰地照片,為國家留下了珍貴的影像資料。特別是他在抗美援朝戰場上拍攝的大量浸染着硝煙的攝影作品,既有氣勢磅礴的宏大敘事,也有細緻入微的戰爭情節,每一幅圖片都蘊含着精神和力量,具備極高的思想性、時代性、藝術性和觀賞性。

  零距離拍攝長津湖戰役

  1942年秋,13歲的張崇岫參加新四軍,擔任戰士和文化教員,先後參加過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1948年秋,部隊又交給他一個新任務──學攝影。起先,張崇岫並不願做攝影記者,他更想直接端槍跟敵人戰鬥。不過後來他發現,戰場上端相機其實就與端槍一樣,不僅需要過硬的攝影本領,更要具備戰士般強健的身體素質與不怕死的戰鬥精神,才能在複雜的戰場環境中從容不迫,捕捉住珍貴的歷史瞬間。於是,他就幹起了攝影記者。

  1950年10月上旬,美韓軍隊悍然越過三八線,將戰火燒到鴨綠江邊,抗美援朝戰爭隨即爆發。10月下旬,張崇岫被任命為中國人民志願軍第九兵團政治部攝影組長,帶着兩台相機,跟隨中國人民志願軍首批部隊,跨過鴨綠江赴朝鮮參戰。

  當時膠卷和武器一樣非常珍貴,張崇岫就把裝膠卷的袋子像子彈袋一樣繫在身上,他要求自己每拍一張就必須成功一張。有人問他腰裏裝着什麼武器,他曾回答說:「我這個是非常大的手槍。」在1950年的長津湖戰役上,他一共用了3卷膠卷。

  「搞攝影,膽子要大」

  1952年,紀念中國人民志願軍出國作戰二周年郵票發行。在這套4張紀念郵票中,有兩張郵票的畫面都選自張崇岫的攝影作品。其中,《涉江追擊敵人》原圖記錄的是,1951年7月,志願軍第20軍的將士們冒着炮火涉水強渡昭陽江;《勝利會師》原圖記錄的是,1950年12月長津湖戰役勝利後,志願軍第20軍59師偵察隊與朝鮮人民軍在咸興港會師。

  在抗美援朝戰場上,張崇岫總是冒着槍林彈雨衝在最前線。張崇岫曾說,搞攝影,膽子要大,我的膽子就很大,從不知道怕……哪裏槍響,我就往哪湊。他指着一張美軍士兵向志願軍投降的照片回憶,這是他在美軍混亂撤退時拍下的,子彈、炮彈都沒停,他不下去拍就抓不到這個場景了。

  在硝煙瀰漫的抗美援朝戰場,張崇岫拍攝了千餘張戰地照片,記錄了抗美援朝戰爭許多十分珍貴的歷史瞬間,留下了永久的影像見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