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宗水源 大美青海 青港合作邁上新台階 攜手推進高質量發展

  圖:位於青海省果洛藏族自治州久治縣境內的年保玉則,是川甘青三省結合部著名的神山。\攝影:依加
  圖:位於青海省果洛藏族自治州久治縣境內的年保玉則,是川甘青三省結合部著名的神山。\攝影:依加

  今年4月,「高原臻品·綠色有機」青海·西寧城市生活館在香港正式開業;5月,港澳「個人旅遊簽注」向西寧開放;6月,青海直供香港優質蔬菜累計達到1000餘噸;7月,西寧至香港直航航線正式開通;8月,青海養殖犛牛肉獲得香港市場「通行證」;9月,2024青海——香港經貿交流合作活動在港舉行……

  進入2024年以來,位於祖國西部,雄踞世界屋脊青藏高原東北部的青海省,與地處我國南海之濱的東方之珠香港,頻繁上演着一場又一場熱情的「雙向奔赴」。據青海省商務廳最新統計數據顯示,截至2023年底,香港在青海省累計投資設立企業300餘家。越來越多的香港企業,被青海特色資源和優勢產業所吸引,西進發展。許多青海企業亦緊緊依託香港「八大中心」發展定位和營商優勢,借「港」出海,拓展全球市場。

  今日,2024青海—香港經貿交流合作活動主推介活動在香港舉行。大美青海攜手東方之珠,青港合作不僅將邁上新台階,同時,青海所需精準對接香港所長,雙方將續寫更多、更精彩的雙向奔赴故事,攜手推進高質量發展,共同服務國家更高水平對外開放。

  青海之美無處不在

  青海省因境內有中國最大的內陸鹹水湖——青海湖而得名,簡稱「青」。這裏也是長江、黃河、瀾滄江的發源地,故被稱為「江河源頭」,又稱「三江源」,素有「中華水塔」之美譽。

  青海地大物博、山川壯美、歷史悠久、民族眾多、文化多姿多彩,也使得青海的美具有原生態、多樣性,不可替代的獨特魅力。這裏有聞名世界的可可西裏、穿越時空的唐蕃古道、華夏最美的山峰、中國最美的湖泊,這裏是地球的最後淨土,高聳的巍巍崑崙被譽為「萬山之宗」,祁連山、唐古拉山、巴顏喀拉山橫亙境內……

  作為我國面積最大、全球海拔最高的世界自然遺產,三江源國家公園廣泛分布着冰川雪山、高海拔濕地、荒漠戈壁、高寒草原草甸,生態類型豐富,結構功能完整。這裏不僅生長着2200餘種野生植物,同時也是雪豹、藏羚羊、白唇鹿、野犛牛、藏野驢、黑頸鶴等84種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的棲息之地。

  除了三江源國家公園,祁連山國家公園青海片區和正在創建中的青海湖國家公園,都有着豐富的旅遊資源,吸引着海內外遊客前往打卡。據統計,今年上半年,青海省共接待遊客2200萬人次,旅遊總花費191億元(人民幣,下同),同比分別增長23.7%和20%,青海已成為最受歡迎的國際生態旅遊目的地,「山宗水源·大美青海」的品牌也越來越響亮。

  青海綠電通達15省區市

  盛夏時節,青海廣袤的荒漠戈壁上,一排排藍色太陽能光伏板鋪陳綿延,在陽光照射下宛如藍色「海洋」;高空之上,一座座巨大的風輪葉片迎風旋轉;江河之上,現代化的發電機組平穩運行。

  日光灼灼、水勢滔滔、清風習習。青海清潔能源資源富集,其中水能資源理論蘊藏量達2187萬千瓦,同時高原光照時間長、光照強度高,太陽能可開發量超過35億千瓦,風能可開發量超過7500萬千瓦,新能源綜合開發條件居全國首位。近年來,青海省充分挖掘「水豐、光富、風好、地廣」的資源稟賦,以「打造國家清潔能源產業高地」為目標,逐步形成風、光、水互補協調發展的清潔能源結構。

  「十三五」以來,青海省新能源裝機規模保持年均20%以上的快速增長,截至今年6月30日,新能源裝機達3974.07萬千瓦,佔總裝機的68.84%,新能源年發電量、新能源裝機佔比均處於全國前列。青海不僅在省內連續6年開展全清潔能源供電實踐,先後在全省範圍內連續7天、9天、15天、31天全部使用全清潔能源供電,實現用電「零碳」排放,不斷刷新全清潔能源供電紀錄。同時,還建成全國首條綠電大通道,向全國15個省區市源源不斷輸送綠電。投運以來,這條「綠電高速」累計向中原地區輸送「綠電」598億千瓦時,相當於減排二氧化碳5743萬噸。目前第二條、第三條綠電大通道,也正在規劃中。

  為端牢中國飯碗做出青海貢獻

  鹽湖資源是青海的第一大資源,也是全國的戰略性資源,建設世界級鹽湖產業基地,既服務全國發展大局,亦有力地帶動了青海的高質量發展。

  多年來,青海堅持有序開發、綠色發展,制定了一攬子規劃、方案和政策舉措,制定了鹽湖領域10多項國家和行業標準,逐步形成了鉀、鈉、鎂、鋰、氯這五大產業集群。2023年,青海鹽湖產業產值達到580多億元,鉀肥產量佔全國的77%,為端牢中國飯碗、支撐新能源、新材料發展做出了青海貢獻。

  而為了持續塑造發展新動能新優勢,青海鹽湖產業始終以科技創新為引領,不斷加大投入力度,持續提升自主創新能力,攻克了多個科技研發難題,取得600餘項自有知識產權技術成果,獲得國家和省部級獎勵60餘項。

  在建設世界級鹽湖產業基地目標的指引下,青海鹽湖產業鏈不斷延伸拓展。目前已由單一的鉀元素開發走向鎂、鋰、鈉、氯以及稀有元素梯級開發和循環利用,多元化發展格局日益清晰,綠色低碳循環發展經濟體系初步構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