滄海桑田/金融改革大潮開啟 券商合併締造生機\倪相仁

  港股中期業績披露期結束,受到內地經濟宏觀面疲弱影響,中資股上半年的盈利表現差強人意,儘管不乏一些結構性(互聯網、公用事業、教培等)的亮點。基於對下半年經濟增長前景的悲觀預期,外資大行大摩、瑞銀、小摩上周相繼調低了中資股的評級。

  美聯儲減息影響惹關注

  不過,相比外圍市場近期出現的急挫,港股跌幅較為溫和。接下來,市場焦點料回到美聯儲的減息步伐,和內地「保5%」的政策支持上,行業層面則關注蘋果、華為本周的新機發布會,以及內地券商的合併重組事宜上。

  相比美息下降所帶來的影響,內地經濟增長前景更為重要。從已公布的7、8月宏觀數據看,三季度的經濟表現弱於上半年,如果決策層不採取對策,特別是針對內房、內需層面的措施,那四季度經濟可能進一步減速,邁進全年5%增長目標的難度將會加大。對於政策制定者仍是不採取行動,市場上有不同的看法,包括現在內地面臨的結構性難題,不是能夠靠周期性的復甦解決,而結構性問題非短期能找到良藥。也有意見認為,決策層在等待一個合適的時間點出手,如美聯儲正式宣布減息時。

  事實上,美聯儲減息的步伐已愈來愈近,市場關注的焦點已轉向減多少:0.25厘還是0.5厘?一旦減息周期開啟,是否代表中美兩國金融戰告一段落,這恐怕有待時間檢驗。

  對中資股投資者而言,更關注的是內地經濟能夠短期恢復動力,外資下半年繼續減持A股,多少反映對前景的悲觀預期。上周市場有不少跟內房政策有關的傳聞,主要以外媒為主,涉及存量房貸利率下降。事實上,下調存量房貸利率的影響有多大呢?

  內地房貸息再降空間細

  根據天風證券的測算,若人民銀行公布的前期存量房貸利率4.27%,壓縮至今年二季度新增住房貸款加權平均利率3.45%,則可以壓縮82個基點,對應每年借款人減少利息支出約3100億元人民幣。雖然下調貸款利率,對內房和內需市場是好消息,但對銀行不是好消息。人行周四表示,受銀行存款向資管產品分流、銀行淨息差收窄等因素影響,存貸款利率進一步下行,還面臨一定的約束。也就是說,消減房貸利率有一定難度,需要更深入的考量和決心。

  雖然經濟下滑、消費下沉漸成趨勢,但投資者對政策的期待不變。在宏觀面等待黎明的同時,行業的結構性改革在三中全會後有加速跡象。周四收市後,內地排名第二和第三的券商國泰君安證券、海通證券發布停牌公告,擬籌劃重大資產重組。這是市場傳聞已久的事件,較另一組(中金、銀河)更早的合併傳聞來的更快。

  這次合併,是新「國九條」實施以來頭部券商合併重組的首例,也是中國證券史上規模最大的A+H雙邊市場整合案例,涉及多業務牌照與多家境內外上市掛牌子企業,屬於重大無先例的創新事項。

  合併後,新公司資產規模將超越中信証券,成為內地最大券商。業內人士指,國泰君安和海通若順利實現合併,中金和銀河、建投和中信等頭部券商合併的想像空間有望進一步打開。國泰君安、海通證券均有A+H股,尤其H股的資產淨值較A股有很大的折讓,是次合併如果不低於每股的資產淨值,對H股而言應屬重大利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