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評】嚴查嚴懲剝削外勞劣行


  政府接連放寬輸入外勞,建造業去年獲准輸入12,000名外勞,至今已批出約9,000人來港工作,但該行業近期卻頻頻爆出欠薪拖糧,最近更有團體接獲逾百名外勞遭剝削的投訴,顯示建造業內人力需求及管理混亂。外勞受剝削,不但有損本港整體形象,本地勞工的就業權益亦會因薪資和工時等差距擴大而受損。政府必須完善機制,包括增加舉報渠道和突擊檢查,對剝削行為進行嚴厲懲罰,提高違法成本,讓有份輸入外勞的單位不敢輕易違法。

  根據香港建造業總工會披露的投訴內容,外勞遭剝削的比例(逾1%)和情況均令人震驚,有的除了被扣除一半薪金,還需額外繳付過千元培訓和交通等費用,稍有不從,便被解僱。證明當初勞工團體對部分資方引入外勞的質疑未必沒有根據。當初政府一再表示,相關計劃的目的不是引入廉價勞工,外勞工資不可低於相關職位的工資中位數,並承諾嚴格審批僱主輸入外勞申請。根據投訴情況,當中有不少環節很可能已涉及刑事責任成分,當局理應從速介入,嚴查嚴辦,嚴懲違法行為,以儆效尤。

  政府輸入外勞工,原意是為滿足本港經濟民生需要,填補本地勞工短缺或不願從事的某些工種,並確保不會過度影響本地勞工的就業機會和工資水平。然而,建造業擴大輸入外勞以來,本港勞工團體不斷反映,業內失業人數增加(5至7月行業失業率同比增加0.5%),工資受壓趨嚴重。工聯會不久前進行的一項調查顯示,多達近三成業內受訪者表示收入減少,而且更令人憂慮的是,因為外勞屬月薪制,故僱主會優先為他們排滿工作,變相令本地建築工人淪為替工,開工不足情況惡化。

  如今再傳出有不少外勞遭受嚴重剝削,內外皆損,說明政府更加應該及時檢討當初資方提出的理據和數據,認真分析是否存在薪資和工作條件不合理等情況,認準問題所在作出改善,推出鼓勵本地勞動參與率的政策措施。但無論如何,外勞權益都必須得到保護。香港是法治社會,剋扣工資等剝削行為明顯違法,執法部門應盡快調查依法嚴懲,確保輸入外勞能夠切實提振本港經濟,增強競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