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時習慣永不落伍
雯雯
很多人身邊總有親戚、朋友或同事是遲到大王,上班遲到、約會遲到,連去掃墓也遲大到。有人竟認為遲到十分正常,說是小事一宗,有時更冷不防拋下一句:「才不過遲到一會兒罷了,你認真便輸了。」約了大夥兒聚會吃晚飯,總有某甲某乙遲大到,雖說大家可以在酒樓「食住等」,但我始終認為慣性遲到是一種陋習,守時習慣仍是主流普世價值,絕對不會老套和落伍。
遲到的人沒有時間觀念,而且永遠都有不同的原因和藉口,最普遍是因為交通問題。但其實明知道繁忙時間交通一定擠塞,為何不可以避開「高峰期」,預早一點出門呢?也有人約了去見工面試,或跟客戶有預約,明明已夠鐘出門,但他們仍沒有意圖停下手上的事情,好像沒有辦法走出當下的狀態,那麼就很大機會遲到。其實應是他們的心態沒有正視要準時的問題。有人說:「反正不是我一個人遲到,準時到達還不是一樣要等?我等人不如人等我啦!」這是什麼準則?是試圖把歪理變成道理。上班遲到被責備,便認為是老闆不夠包容;應赴約會不守時,朋友有所微言,便覺得對方沒有同理心,不夠體諒。其實,當事人真的要好好反省和檢討,除了例遲的陋習要戒除,過度自我為中心的心態也有待改善。假若人人都抱有這樣的想法,最終只會出現浪費時間的惡性循環。
經常遲到的人,總會被人扣了印象分,辦事的效率也打了折扣。個人的遲到更往往影響到別人,我相信即使時移世易,守時仍然是一件正確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