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出路/劍擊市場化成果初現
彭建軍表示,過去幾十年,內地能夠出成績的劍擊運動員,多因父母輩是從事劍擊項目的運動員、教練員或劍擊俱樂部負責人,傾注了大量心血來培養子女。然而,這種模式並不可持續,也不具有代表性。
當前,內地在冊劍擊人口已經達到15萬人左右,劍擊俱樂部超過1000家,社會培訓機構遍地開花,這在一、二線城市尤其明顯。以萬國劍擊中心為例,在全國共有26個培訓中心,在訓學員逾1000人。在劍擊賽事方面,中國劍擊協會主辦的各級比賽,每年達到100個左右,俱樂部邀請賽更多。
朱俊表示,當前,體校招生難以為繼,社會培養日趨壯大。初期家庭保障加上後續國家投入和扶持,應是劍擊運動發展的良好模式,這也是香港和歐美的主要做法。
「小時候根據孩子的興趣學習劍擊,費用自支。之後,孩子通過各類比賽獲得積分,再通過選拔賽參加更高級別的比賽,如果有能力參加國際性比賽,各項成本則由國家承擔。」朱俊說。
如今,內地正在探索這樣的發展模式,也取得了一些積極成果。今年4月舉行的世界青少年劍擊錦標賽上,國家隊收穫2金1銅,位列獎牌榜第4。國青隊主要成員,基本來自各劍擊俱樂部。
業界表示,職業化、專業化、市場化是劍擊項目的出路,如果有體教融合助力,劍擊等項目將形成良性循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