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子手記/大廈之門再開大些 築牢金磚合作橋頭堡

  圖:傳媒學子參觀中歐班列車站。\大公報記者帥誠攝
  圖:傳媒學子參觀中歐班列車站。\大公報記者帥誠攝

  在許多人的印象中,廈門是一座充滿閩南風情、海濱風光、文化底蘊的旅遊城市,因其「海在城中,城在海上」的獨特空間布局而頻頻出圈,被譽為「初代網紅城市」。其實,「網紅」不足以概括其全貌,「高顏值」的另一面是「高素質」,是改革、開放、包容、創新共同鑄就的現代化國際化城市。

  作為廈門經濟特區初創時期的領導者、拓荒者、建設者,1986年6月,習近平在廈門發表題為《發展橫向聯繫,加快特區建設》的講話指出:「廈門,寓意『大廈之門』,我們也可以把它理解為對外開放之門,衷心希望把這個對外開放之門建設得更快些更好些。」

  廈門市憑藉其得天獨厚的地理位置──位居東亞海運要衝,不僅是「一帶一路」倡議中不可或缺的關鍵節點,更是連接亞歐大陸橋的重要陸海樞紐,近年來更是金磚國家間深化合作、共創繁榮的橋頭堡和紐帶。

  廈門借助先行改革的體制機制優勢,近年在高水平對外開放上先行一步:首創的「跨境電商+中歐班列+絲路海運」新模式,成為全國「最佳實踐案例」之一;而跨境貿易投資高水平開放試點,帶動貨物貿易、服務貿易、數字貿易及可持續貿易的蓬勃發展。

  此外,啟動建設中國──金磚國家新時代科創孵化園、新工業革命領域賦能平台服務水平實質化提升等一系列舉措,都表明廈門正堅定不移構建高水平對外開放新格局。近年來,廈門與其他金磚國家的合作日益深入。截至2023年底,廈門金磚國家新工業革命夥伴關係創新基地建設已簽約77個金磚合作項目,投資額達385億元;而去年廈門與金磚國家的進出口達1092.5億元,比上年增長14.4%。\大公報實習記者李博池、馮一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