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人涉挪用浸大學生會130萬
臨委會主席受黑幫男友指使 夥財務委員偽造發票
香港浸會大學學生會再爆挪用公款醜聞。警方上周一(19日)根據學生會評議會舉報展開調查,懷疑學生會臨時行政委員會女主席在同居男友指使下,夥同一名財務委員,涉嫌偽造公費支出發票,將130萬元公款轉移到3個私人賬戶,警方於上周以涉嫌「串謀行騙」及欺詐拘捕3人,案件現由西九龍總區重案組跟進。浸大表示知悉學生會早前就事件向警方求助。由於事件已進入執法程序,不宜評論,校方會盡力配合執法部門的調查工作。
據了解,香港浸會大學學生會第五十六屆臨時行政委員會在去年10月26日成立,共有4位委員,包括主席、副主席及另外兩名委員。委員會直接向學生會評議會負責,並由評議會會議內委任,負責組織活動和為學生提供福利服務。據了解,被捕3人包括23歲翁姓女生,為香港浸會大學四年級學生,任本屆學生會臨時行政委員會主席。另一名被捕人為27歲朱姓男子,是翁的同居男友,報稱任職麻雀學校職員,有三合會背景。第三名被捕人為20歲陳姓男子,為香港浸會大學二年級學生,在委員會任財務委員。
評議會審核財務報告揭發
消息指,今年8月6日學生會評議會主席在審核臨時行政委員會的財務報告時,發現可疑高額開支,於是與財務委員對質,有人承認提交了假發票,並在去年12月至今年7月期間,將逾130萬元經「轉數快」轉入3個私人賬戶,評議會主席決定報案。警方經調查後,上周四(22日)拘捕翁姓女子和朱姓男友,在二人住所檢獲偽造發票,亦在學生會臨時行政委員會辦公室帶走電腦、支票簿等調查。至上周五(23日),警方再拘捕陳姓財務委員,檢獲一部手提電腦。據了解,警方懷疑翁姓女子的男友為主使人。3人已獲准保釋候查,9月下旬再向警方報到。
浸會大學學生會去年中亦被爆出挪用公款醜聞,當時就讀大學四年級、23歲的財務秘書姚希縉,被揭發於去年2月及4月,兩度向學生會行政助理訛稱需要資金作活動開支,合共騙取80萬元,警方調查下發現大部分款項被轉入其證劵投資戶口,遂控告他兩項盜竊罪。被告其後認罪及向浸大學生會賠償22萬元,今年6月17日在九龍城裁判法院被判囚25個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