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貓家族振經濟促機遇

  劉韋瑋 資深傳媒人

  香港正逐漸復興,19歲大熊貓盈盈意外誕下龍鳳胎,更添喜氣帶來吉兆。這對龍鳳胎,連同父母一家四口,再加上中央即將贈送的,香港將擁有6隻大熊貓,成為內地以外同時養育熊貓數量最多的地方。熊貓外形可愛,人人喜歡,牠不但是國寶,也是國際外交使者,象徵和平友愛。由熊貓而帶動的經濟,更是近年熱門話題,本港各界應考慮把握機遇,乘勢推出以大熊貓為核心的一系列經濟活動。

  近年國家積極發展旅遊業,成都作為「熊貓之都」,當地企業積極配合,在商場設大型大熊貓裝置供遊客打卡,又在市區開設熊貓書店,售賣多種文創產品。香港雖然受制於場地規模和文化背景,難以完全複製內地熊貓經濟模式,但概念卻很值得參考。其實,最近社會上有不少建議,例如提議24小時直播大熊貓龍鳳胎的生活片段,令大眾更認識大熊貓的起居飲食,讓大熊貓更受市民歡迎;亦有建議熊貓館附近的酒店,考慮推出大熊貓主題餐飲套餐、大熊貓主題酒店套房,為住客提供優待和主題體驗。除此以外,港鐵可考慮推出大熊貓主題列車,設計「熊貓打卡點」供旅客拍照留念等。至於一直未被善用的啟德郵輪碼頭天台公園,更可興建熊貓樂園等,迎合現階段國內外遊客的旅遊模式。總之,在香港不同地方融入熊貓元素,開闢熊貓文創風潮,將是一個吸引遊客消費,帶動經濟的新方向。

  短期之內這股「熊貓熱」定能為香港帶來不少觀光客,但要將熱潮轉化為香港長遠穩定收入來源,需要政府仔細研究中長期的配套措施。比起內地「熊貓城市」,本港更容易吸引亞太區和國際旅客慕名而至,因此在建立獨有的「熊貓品牌」時,應避免與內地城市定位重疊,亦不能只依賴海洋公園獨力推動。政府應帶動不同行業發揮協同效應,將熊貓家族好好包裝,提高香港熊貓的知名度,配合宣傳其他香港特色產業或商品,最大化提升本港經濟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