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范長江行動 香港傳媒學子內蒙古行之12/阿拉善發展生態產業力推「點沙成金」
阿拉善意為「五彩斑斕之地」,是不少人心中的旅遊勝地。這裏有遼闊的草地、蒼茫的沙漠、綿延不絕的賀蘭山,這裏亦是「駱駝之鄉」、「白絨山羊之鄉」、「肉蓯蓉之鄉」。日前,「范長江行動內蒙古行」的香港傳媒學子來到阿拉善,了解當地特色生態產業發展。/大公報實習記者 周汀柔、馮智然、趙錦誠、陳詠琳、蔡偉韜阿拉善報道
阿拉善地處長城以北、黃河以西,東與內蒙古烏海、巴彥淖爾、鄂爾多斯相連,南與寧夏毗鄰,西與甘肅接壤,北與蒙古國交界,是內蒙古自治區最西端、面積最大、人口最少的盟市。
肉蓯蓉藥用價值高
肉蓯蓉喜歡輕度鹽漬化的鬆軟沙地,一般生長在沙地或半固定沙丘,有極高的藥用價值,目前主要分布在內蒙古、寧夏、甘肅及新疆地區。在阿拉善,現有適宜種植肉蓯蓉的天然梭梭林444萬畝、人工梭梭林814.51萬畝,肉蓯蓉的年產量可達到5400噸。
內蒙古曼德拉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創始人張治峰表示,「肉蓯蓉是一種藥食同源的寄生植物,一般寄生在梭梭樹的根部,主要能養五臟、主五勞七傷,以『通達之氣』,補腎陽益精血、潤腸通便,讓人體終達陰陽平衡,久服輕身。此外,肉蓯蓉改善阿茲海默症和抗抑鬱的效果也非常顯著。因其生長的地理環境較偏僻,又長在沙漠裏面,才成為『中華九大仙草』中,唯一一個沒有完全被開發和利用起來的植物。」
在確定肉蓯蓉作為特色產業後,阿拉善通過企業、基地、科研、合作社、農牧民的產業化模式,大力發展沙產業,實現「沙漠增綠、產業增值、企業增效、農牧民增收」的可持續發展,並配以科技、中藥治療等領域,完善生態產業鏈。張治峰表示,「當地多為遊牧民族,但為建設生態,正退牧還林,轉以肉蓯蓉來賺取生活所需,讓老百姓也一同積極保護生態、種植梭梭樹,協助防風固沙,再種肉蓯蓉,形成一個良性的生態鏈之餘,老百姓也增加收入,達到鄉村振興的效果。」
實施天然林保護工程
自肉蓯蓉成為當地支柱產業後,阿拉善相繼實施天然林保護工程、退耕還林還草、「三北」生態屏障、野生動植物保護及自然保護區建設等生態重點建設工程,又將全盟一半以上國土面積劃入生態保護紅線,在騰格里沙漠東緣、南緣和烏蘭布和沙漠西南緣建成了兩條總長460公里、寬3至20公里的大型防風固沙「鎖邊」防護林草帶,累計完成沙化土地治理9100多萬畝;前年更爭取資金8.8億元(人民幣,下同)實施草原保護1000萬畝、營造林100萬畝、重點區域綠化3萬畝,再投入6.4億元集中解決一批生態環保歷史遺留問題,盼在茫茫大漠戈壁上,造道道綠色屏障,植片片瀚海綠洲。
據張治峰介紹,阿拉善所有產業都處於原生態狀態。「這些產業都是本來就有的,毋須刻意進行修飾或處理。阿拉善曾被稱為『塞外小北京』,有6000多年的深厚歷史文化底蘊,為綠色生態產業發展提供助力,未來可以通過旅遊產業,帶動阿拉善生態產業的發展,讓老百姓也受益、生態保育得更好,形成良性循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