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基金上季吸資591億 勁飆80%

證監會《季度報告》顯示,截至6月底在香港註冊成立的基金的管理資產按季增加7.2%至14924億元(1911億美元),季內錄得的淨資金流入亦按季增加80.2%至591億元(76億美元),另外,IPO審批有53宗,按季增6%,反映香港資本市場於2024年第二季在多方面皆取得了令人鼓舞的進展。\大公報記者 許臨
香港註冊成立的基金數據繼續向好,證監會行政總裁梁鳳儀表示,最新的季度數據和持續的佳勢,一再印證證監會的策略方針見效。未來證監會將繼續堅定不移地促進市場的連繫、創新和可持續發展,而最重要的是維護市場的廉潔,務求香港在既有的成就上再上一層樓,並會積極確保香港資本市場保持競爭力和韌性,以應對環球的逆風、多變的趨勢及突如其來的挑戰。
處理53宗IPO申請 季增6%
IPO方面,截至今年6月30日的三年內,證監會已完成審閱365宗上市申請,其中94%申請的審閱時間少於60個營業日。而今年第二季處理53宗IPO申請,按季增6%,當中有一宗來自特專科技公司,以及五宗來自尚未有盈利的生物科技公司。
值得留意的是,證監會接獲的牌照申請數目也錄得增長,按季及按年分別上升3%及8%。截至今年6月30日,持牌機構及人士和註冊機構的總數為47784,其中包括3259家持牌機構及111家註冊機構。季內,新的持牌機構及人士和註冊機構的總數為2593,其中包括2549名人士,以及44家持牌機構和註冊機構。
另在季內獲批的持牌機構中,第9類(提供資產管理)受規管活動及第4類(就證券提供意見)受規管活動的申請分別佔77%及63%。而且,與3月31日相比,獲發牌進行第9類(提供資產管理)受規管活動的公司數目增加21家至2161家。
此外,由於ETF通優化措施於2024年7月22日生效,當中包括降低最低基金規模要求,及下調ETF跟蹤標的指數的權重佔比要求,藉以放寬ETF的納入標準。在有關安排下,分別有85隻內地ETF及6隻香港ETF獲納入可供買賣的合資格ETF名單。於2024年7月22至31日期間,香港合資格ETF的南向交易平均每日成交額達到32億元,較2024年7月2至19日的平均每日成交額增加逾兩倍。
積極與內地磋商「房託通」
至於有關將房地產基金(REITs)納入滬深港通,以及將人民幣櫃台納入港股通的進程,證監會《季度報告》顯示,證監會正就將房地產基金(REITs)納入滬深港通的實施細則與內地當局及兩地交易所緊密合作,相關詳情一經確定便會作出公布。又認為「房託通」將大幅擴大投資者基礎和增加香港房地產基金市場的流動性,並使投資者受益於更廣泛的房地產基金投資選項。
報告又指出,24隻股票的人民幣櫃台自從於2023年6月推出以來,一直運作暢順。繼中國證監會於4月表示支持將人民幣櫃台納入港股通後,證監會一直與其緊密合作,進行相關準備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