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是我見/波萊羅印象\大同

  朋友發來一段十四分鐘十三秒長的視頻,是二○一九年除夕音樂會上,巴倫博伊姆指揮柏林愛樂樂團演奏的《波萊羅舞曲》。

  鴉雀無聲的音樂廳,隨着指揮棒的示意,「噠噠噠噠……」小軍鼓輕輕敲出清晰的鼓點,接着:長笛出現了,那是一段起伏兩次長四十秒的優美旋律,把人們帶入一個如詩如畫的美妙境地;緊接着,單簧管出現了,第二次單獨奏響那段旋律,又一次加深了難以忘懷的音樂記憶;接着,獨奏相關樂器排好了隊:巴松、高音單簧管、雙簧管、長笛、小號、次中音薩克斯、超高音薩克斯、鋼片琴、短笛、圓號……它們有條不紊依次跟進,輪番亮相重複演奏。

  任由小軍鼓引領前行,各種主要演奏樂器「我方唱罷你登場」,指揮家索性停下了手勢,儼然一個嚴格審視的考官,盯着眼前全神貫注演奏者,時而默默點頭,時而會心一笑,讓音樂順暢流過。在音樂旋律循環的後幾輪,指揮家又重整威容、揚起手臂。在他準確有力的指揮下,前有木管樂器個性盡展、曲徑通幽,再有銅管樂器鏗鏘有力、四射光芒,後有弦樂方陣疾風驟雨、群情激奮,最終鑼鼓鑔喧天、管弦樂齊鳴、驚天雷炸響,音樂在演奏最高潮戛然而止。

  整部作品精彩美妙。

  妙在變與不變。

  不變:在旋律和節奏。

  認準了那段優美的旋律,就「咬定青山不放鬆」,美她之美、眾美其美,各種樂器輪流渲染,進行了多達十五遍的重複展現。

  確定了那個有力的節奏,就持之以恆堅持到底,時隱時現,始終在場,小軍鼓自始至終節奏不變、盯住不放。  

  變:在豐富和發展。

  雖然旋律重複,卻不單調。不同的獨奏樂器音色各異、性格多樣、各美其美、美美與共,把那段優美旋律演繹得徹裏徹外、美輪美奐。

  雖然節奏不變,但力度在變。小軍鼓不息鼓點在持續加強,越來越多樂器在不斷加入。如同一個堅定的領路人,始終緊盯目標、勇往直前,而在他身後,若即若離、猶豫彷徨的追隨者,都越來越多跟了上來,隊伍不斷壯大發展。又如青藏高原海拔六千六百二十一米姜根迪如冰川上靜靜化落的水滴,不斷地流下、匯聚,由遠及近、由小到大、由弱漸強,由涓涓細流,逐漸演變成沱沱河、通天河、金沙江、長江,最後在風雷激盪中,一路高歌、一往無前,毅然投向茫茫大海。

  如詩如畫的音樂,入耳入心的感動。藝術,有着如此不可思議的震撼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