鎮館之寶牛虎銅案:中國青銅藝術傑作

◆「牛虎銅案」既有中原地區四足案的特徵,又具濃郁的地方特點和民族風格。     圖源雲南省博物館
◆「牛虎銅案」既有中原地區四足案的特徵,又具濃郁的地方特點和民族風格。 圖源雲南省博物館

◆「牛虎銅案」         圖源雲南省博物館
◆「牛虎銅案」 圖源雲南省博物館

◆大牛後部有一猛虎咬住牛尾。
◆大牛後部有一猛虎咬住牛尾。

◆大牛腹中空,內立一小牛。
◆大牛腹中空,內立一小牛。

◆張永康
◆張永康

◆2021年,多國使節在雲南省博物館參觀「牛虎銅案」。 資料圖片
◆2021年,多國使節在雲南省博物館參觀「牛虎銅案」。 資料圖片

  「北有馬踏飛燕,南有牛虎銅案。」1972年,出土於雲南省玉溪市江川區城北星雲湖畔李家山古墓群的戰國「牛虎銅案」,現藏於雲南省博物館,形象為一站立的大牛,大牛腹中空,內立一小牛,大牛後部有一猛虎咬住牛尾,四爪抓住大牛的後胯。整體造型奇特、構思新穎,被稱為「一虎噬二牛」,既有中原地區四足案的特徵,又具濃郁地方特點和民族風格,是中國青銅藝術的傑作。 國家文物鑒定委員會委員、雲南省文物鑒定委員會主任張永康對此 「鎮館之寶」,從藝術造詣、文化含義和歷史實證上作出解讀,揭示「牛虎銅案」的獨特價值。 ◆綜合中新社報道 古滇青銅文化代表作

  《左傳》曰,「國之大事,在祀與戎」。在古代,戰爭關乎國家與軍民的安危,而祭祀則起到保佑城邦、戰前團結人心的作用。「牛虎銅案」是一種放置祭祀品的禮器,就歷史性而言,它反映了古滇人的活動軌跡、社會生活、禮樂制度及文化風貌。

  從藝術性看,工匠巧妙地將牛身中本應為腹部的一段挖空,將牛背作為可盛放物品的盤形,整體造型精緻、工藝精美,將大牛的造型、小牛的憨態可掬和「虎噬牛」的場景展現得淋漓盡致,具有美學鑒賞的藝術價值。

  「牛虎銅案」重心平穩,體現出工匠在科學性上的巧思。大牛頸肌豐碩,兩巨角前伸,給人以重心前移之感,而尾端的老虎後仰,使案身恢復平衡。大牛前後蹄各用一根橫檔連接,兩橫檔之上站立着一頭體量較小的牛,形成「十字平衡」的構造,增強了案身的穩定感。作為古滇國的一件祭器,「牛虎銅案」在科學和美學上都達到了極高水平。

  張永康表示,正因雲南古滇國青銅文化吸納了中國春秋戰國時期中原地區的鑄造技術,以精湛的製作工藝和濃郁的民族風格享譽海內外,所以被稱為青銅時代「最後的輝煌」。同時因其具有較高的歷史性、藝術性、科學性,「牛虎銅案」也被稱為滇文化青銅工藝的代表作。

  造型具多種含義爭議

  古滇國時期,當地民族尚未使用文字,多把祭祀、戰爭、紡織、牧馬等社會生活場景以雕塑方式展現在所造器物上,因此滇文化青銅器也以寫實見長。 然而張永康表示,自古以來,關於「牛虎銅案」「一虎噬二牛」的特殊造型解讀,卻頗具爭議。

  民間流傳較廣的說法是「母牛護犢」。但仔細辨認可見,大牛頸部肌肉健碩,牛角挺拔,應為公牛,身下的小牛雖體形較小,但牛角很大,也為成年公牛,因此「護犢」的說法難以成立。

  較為主流的說法認為,「虎噬牛」是現實世界食肉動物與食草動物之間關係的映照,反映自然界弱肉強食的規律。也有專家認為,「牛虎銅案」包含了滇人對「死亡」這一生命終極命題的理解。用「虎噬牛」表達「死亡」,用「小牛」詮釋「新生」,傳遞了滇人對風調雨順、牲畜繁衍、國泰民安的渴求。

  此外,還有專家延伸解讀:在古滇國,虎為百獸之王,象徵權威,牛則是財富和生命的標誌。「牛虎銅案」中的虎、牛形象成為滇人重點表達的主題,顯示了滇人崇虎、崇牛之情,表達了對權力、財富和生命的嚮往。

  古滇國與其他文明交流融合

  「牛虎銅案」的器物主體——犎牛,曾是亞洲的主要牛種之一,雲南地區的犎牛則通過有着「南方絲綢之路」之稱的蜀身毒道(身毒:古中國對印度次大陸區域稱謂 編者注),從印度至緬甸,後進入雲南。這條交通要道促進了滇國與其他文明在商貿、文化上的交流融合。

  「歷史上,人類主要的遷徙路徑離不開河谷溪流和海岸線。雲南自古以來就是人類遷徙的『中轉站』,境內六大水系中的瀾滄江、伊洛瓦底江、怒江、紅河均為國際河流,流經緬甸、老撾、泰國、柬埔寨、越南等國,因此滇文化青銅器反映了當時不同文明在此交融的文化面貌。 」張永康介紹道。

  除「牛虎銅案」外,李家山考古出土的一字格劍、動物紋銅扣飾、環紋海貝、蝕花肉紅石髓珠、銅鼓等隨葬品,亦反映了李家山墓地與北方草原文化、嶺南越文化、南亞地區、東南亞地區都存在着密切的文化交流。這是雲南多民族多元文化早期格局的真實寫照,也是中華文化多元一體形成過程的重要例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