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點新聞/大熊貓寶寶長居港 海園邀市民命名
香港迎來首對港產大熊貓龍鳳胎,現正由來自四川的專家及公園的護理人員全天候監察照料。文化體育及旅遊局局長楊潤雄昨日表示,這對大熊貓寶寶將會繼續留港。海洋公園表示,未來三至四日是這對大熊貓寶寶的存活關口,需要小心照顧。
海洋公園主席龐建貽表示,「家嫂盈盈」帶來雙喜臨門,加上中央送贈快將抵港的兩隻,令到海洋公園的大熊貓「兩隻變四隻,四隻變六隻」,他形容是奇跡,非常感恩,希望全港市民一同為這對龍鳳胎命名,將歡樂喜悅和運氣帶給香港每一個角落。\大公報記者 伍軒沛(文) 林少權、鄧浩朗(視頻)
大熊貓盈盈、樂樂來港居住17年,前日凌晨喜誕龍鳳胎,海洋公園昨晚舉行記者會進一步交代港產大熊貓情況。海洋公園動物及保育部主管祝效忠表示,先出世的姐姐重125克,弟弟重112克,較一般初生大熊貓的體重平均值130至150克為低,姐姐的體溫較低,叫聲不及其他初生寶寶般洪亮,而且熊貓寶寶本身不是發育完整的結構,現時牠們出現進食不穩定的情況。盈盈屬於高齡產婦,生產時困難重重,體力、力量及母乳分泌量都遜色於年輕熊貓,「最重要是牠完全沒有生產和照顧寶寶的經驗。」
未來數日收水屬關鍵期
祝效忠說,未來三至四日是大熊貓寶寶的收水期,體重將會再下跌,可謂是最為關鍵的時間,「過了一個較大的大關口,希望可以看到體重持續上升,進食也可較穩定。」由於牠們現時相當脆弱,為確保安全,目前需由人手餵奶,放在保溫箱加護照顧。
海洋公園昨日公開盈盈產子過程的部分片段,從視頻所見,她口含着剛出世的姐姐,然後誕下弟弟,整個生產過程歷時五個多小時。園方並發布兩姐弟的相片,牠們呈粉紅色、未開眼,在保溫箱內爬動,並由人手照料與餵奶。
海洋公園主席龐建貽形容,新生的一對大熊貓是奇跡。接下來數個月將有很多挑戰,公園的護理團隊及兩位四川專家會繼續全天候密切監察寶寶情況,希望牠們的情況盡快穩定下來、健康成長。盈盈生產後比較累,目前大部分時間在休息,「希望牠可以慢慢恢復體力,可以輕鬆照顧寶寶。」
海洋公園在盈盈生產後才公布喜訊,祝效忠說,護理人員一般最快於大熊貓生產前14天,才可通過超聲波檢驗確認。而無論是否懷孕,母熊貓都會出現休息時間增加、食慾降低等情況,工作人員難以判斷盈盈是否真的懷孕。牠於懷孕期間性格變得躁動,不像平時地配合獸醫和護理團隊的訓練要求,所以從超聲波照到胎兒時,已是非常接近生產,「發現的時候,距離生產只剩下數天。」
龐建貽說,明白普羅市民希望探望大熊貓寶寶,但具體日期現時言之尚早,園方會在社交網站適時公布兩隻初生大熊貓的情況。
楊潤雄昨日由四川返港後在機場會見傳媒時表示,這對大熊貓龍鳳胎會繼續留港,內地和海洋公園的專家會為牠們提供專業和最好的照顧,「新的熊貓寶寶出生後,其實需要特別的照顧,因為牠們比較細小,在各方面都需要詳細的照顧,例如體溫、飲奶等,我們都要很小心照顧。但是大家可以放心,我們有內地的專家和海洋公園的專家一起密切跟進着。」
中國大熊貓保護研究中心首席專家李德生表示,四川的專家團隊高度關注情況,中心派去香港的兩名專家經驗豐富,能協助海洋公園照顧好盈盈三母子。他表示,團隊會有一個更全面、更科學的評估哺育幼崽的技能,包括牠的母乳情況。但他強調,即使成功度過了第一個星期,也不是高枕無憂,熊貓寶寶依然需要專家團隊的精心呵護。但他認為,在經驗豐富的中心團隊照料下,前三天高危期過了後,一般不會有問題,一個月可能基本上就會更加穩定。他又認為,在香港出生的大熊貓,未來可以跟內地開展更多保育合作。
如能餵初乳可增存活率
曾在四川卧龍大熊貓研究中心工作的北京師範大學生命科學學院教授劉定震指出,初生大熊貓寶寶免疫力較弱,容易受到感染,要十分小心,如果寶寶能夠吃到初乳,可提高存活率,情況將趨於穩定。但一般人如果跟大熊貓沒有取得互信,難以到籠舍收集初乳,人和動物之間需要建立互信可靠的關係。他又表示,大熊貓繁殖成功率因不同的配種方式而變化,有些單位自然交配成功率不到一半,有經驗的單位可達到九成甚至百分百。內地科研人員首先遵循大熊貓優生優育的指導方針,鼓勵和倡導自然交配,如果多次嘗試失敗才實施人工授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