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觀點】食玩買住跨界融合 為港提供經驗

  今年以來,澳門旅遊業復甦表現強勁,上半年旅客總消費同比升逾10%,較2019年同期增15%。而內地作為訪澳旅客第一大市場,廣東旅客佔到訪澳旅客逾三分之一,加上深中通道建成通車,有利於吸引更多旅客赴澳;隨着粵港澳大灣區一小時生活圈逐步成型,不少旅客不過夜,來得快走得亦快。澳門如何留住毗鄰的廣東客源,並針對今年新增10個個人遊城市如何發掘外省客源市場潛力,需要多方協作更多主動作為。這或許也是香港業界亟待思考與解決的問題。

  「以大帶小」推動社區經濟

  澳門今年到訪旅客增多,但客源相比疫前更趨年輕化,消費審慎成常態。商家需求變升級,不僅要求產品質量,更要講求創新、設計、營銷、服務等綜合實力。譬如,要了解消費群體的喜好及需求變化,以創新的思維革新經營模式。有澳門商戶便推出品牌聯乘,也有商戶引入科創元素,更有商戶推出個性化設計與服務,以擴大顧客層面。澳門政府相關部門也持續透過資助計劃,攜手社區、社團、大型博企等「以大帶小」,舉辦多元化旅遊活動、消費嘉年華等,以集合多方力量推動社區經濟。

  文旅會展體育聯動發展

  值得關注的是,今年上半年訪澳旅客人均消費較2019年同期升逾40%,會展旅客、觀看演出或賽事的旅客人均消費超出平均值一倍或以上,成為帶動澳門旅遊經濟的主力軍。除了會展商務活動頻繁舉行外,澳門密集舉辦演唱會、賽事等大型活動,並與旅遊、娛樂、餐飲、購物及酒店等元素深度融合,吸引大批旅客專程赴澳,從而帶旺跨界的消費熱。為進一步擴大吸引高消費旅客,澳門還通過推出旅遊優惠政策、加強區域合作、提升旅遊服務質量等措施,不斷優化旅遊環境。接下來,澳門還將積極推廣作為會展及「演藝之都」的品牌形象,並瞄準建設體育之城,以吸引更多國際會議展覽、賽事及演出活動落戶澳門,豐富旅遊體驗。如何進一步推動旅遊與文化、會展、體育等產業聯動發展,實現提質增量,仍將是澳門乃至香港多方亟需研究的課題。 ◆香港文匯報記者 方俊明